附方 - 卷之八诸疮论治 - 类证治裁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类证治裁

《类证治裁》- 卷之八诸疮论治 - 附方

作者:林佩琴 朝代:清 阅读数:14人阅读

   〔消散〕

   真人活命饮

    见五卷鹤膝风。

   〔清消〕

   金银花酒

    金银花(五两) 甘草(一两) 煎好入酒,分三服。

   〔疏散〕

   荆防败毒散

    见一卷疫。

   〔和解〕

   清热消风散

    柴 翘 陈 角刺 苍术 红花(各一钱) 芎 草 防 归 芍 芩 花粉 银花(各五分)〔表里〕

   内疏黄连汤

    栀 荷 翘 芩 桔 归 芍 连 木香 槟榔(各一钱) 大黄(二钱) 甘草(五分)加蜜一匕,水煎。

   〔生津〕

   竹叶石膏汤

    见一卷伤风。

   〔化毒〕

   内消散

    二母 乳 没 银 夏 花粉 白芨 甲片 角刺(各一钱) 水酒煎。

   〔解毒〕

   护心散

    绿豆粉(一两) 乳香(三钱) 辰砂 甘草(各一钱) 研细。每服二钱,开水调,日二次。

   〔护膜〕

   蜡矾丸

    黄蜡(一两) 白矾(一两二钱) 熔化,入雄黄(钱二分) 琥珀(研一两) 白矾(一钱)搅匀,作丸如桐子大,朱砂一钱为衣,每服二三十丸。

   〔消托〕

   托里消毒散

    见本卷乳。

   〔溃毒〕

   透脓散

    生 (四钱) 甲片(一钱) 芎(三钱) 归(二钱) 角刺(钱半) 水煎。

   〔消散〕

   醒消丸

    乳 没(各一两) 麝香(一钱半) 雄精(五钱) 共研和,黄米饭一两捣丸。酒下三钱,醉盖取汗。

   〔溃脓〕

   代刀散

    角刺 黄 (各一两) 草 乳(各五钱) 每酒下三钱。

   〔敷毒〕

   如意金黄散

    大黄 朴 芷 星 陈 柏 草 姜 黄 花粉 苍术 或蜜、葱汁及酒调敷。

   〔贴毒〕

   五龙膏

    五龙草(即乌蔹) 银花 草 车前草 陈小粉 等分,上四味用鲜者,捣烂,加飞盐三分,贴。

   〔敷毒〕

   真君妙贴散

    荞面(五斤) 硫黄(十斤研) 白面(五斤) 用清水拌,扞成薄片,晒干,用时再研,水调贴。

   〔气血〕

   托里养营汤

    参 术 归 芍 芎(各一钱) 熟地(二钱) 五味 麦冬 甘草(各五分)姜(三片) 枣(一枚) 煎。

   〔根散〕

   铁桶膏

    铜绿(五钱) 明矾(四钱) 胆矾(三钱) 五倍子(炒一两) 白芨(五钱) 轻粉郁金(各二钱) 麝香(三厘) 研细,以米醋于杓内漫火熬,调药末一钱,涂疮根上。

   〔毒滞〕

   托里消毒散

    参 术 归 芍 苓 芎(各一钱) 银花 白芷(各七分) 翘 草(各五分)〔毒滞〕

   托里散

    栝蒌(一个) 归 芍 草(各一两五分) 熟地 皂角刺 花粉 银花(各一两)每用五两,以酒五杯,入瓷器内,浓纸封,隔水煨香,服。

   〔补气〕

   托里黄 汤

    参 归 冬 味 远志〔气血〕

   参 托里散

    见本卷乳症。

   〔气血〕

   八珍汤

    见一卷中风。

   〔补气〕

   四君子汤

    参 苓 术 草〔溃痛〕

   内补黄 汤

    麦冬(各一两) 参 地 苓 草(各七分) 归 芍 芎 桂 远志(各五分)姜枣〔搽敷〕

   乳香定痛散

    乳 没(各二钱) 寒水石( ) 滑石(各四两) 片脑(一分) 为末,搽患上。

   〔和血〕

   四物汤

    地 芍 归 芎〔补阴〕

   六味丸

    见一卷中风。

   〔阴疽〕

   阳和汤

    熟地(一两) 白芥子(二钱) 鹿角胶(三钱) 桂心 炮姜 麻黄(各五分) 甘草(一钱)又一方∶麻 桂 姜 三味为丸。

   〔温托〕

   人参养营汤

    见二卷劳瘵。

   〔温补〕

   十全大补汤

    见一卷中风。

   〔毒陷〕

   托里温中汤

    附子 炮姜(一钱) 益智 丁香 沉香 木香 茴香 羌 陈 草(各一钱)加姜、枣。

   〔半阴半阳〕

   冲和汤

    参 陈(各二钱) 术 归 芷(各钱半) 苓 芎 乳 没 角刺 银花甘草节(各一钱) 水酒各半煎。

   〔下溃〕

   替针丸

    乳香 白丁香 巴豆 青碱(各五分) 水调,点疮上,以碱水润之,勿令其干。

   〔洗药〕

   猪蹄汤

    苓 芷 归 芍 独 草 蜂房(各五钱) 猪蹄(一只,煮汁去蹄去油) 取清汤,入药一两煎,去渣温洗。

   〔不敛〕

   神异膏

    杏 元参(各一两) 麻油二斤煎至黑。入蛇蜕(五钱) 蜂房(一两) 男发(一团)再煎至黑,去渣,下黄丹十二两,慢火煎收,临用摊贴。

   〔内托〕

   内托黄 丸

    即托里黄 汤。

   〔口渴〕

   加减八味丸

    见六卷喉症。

   〔生津〕

   五味子汤

    参 麦 味 陈 草〔血虚〕

   圣愈汤

    见二卷劳瘵。

   〔阴虚〕

   当归补血汤

    见本卷崩漏。

   〔气虚〕

   六君子汤

    见一卷中风。

   〔肾泻〕

   二神丸

    见三卷饮食。

   〔脾虚〕

   八仙糕

    山药 人参(各六两) 粳米 糯米(各七升) 白蜜(一斤) 白糖(二两半)莲肉 芡实 茯苓(各六两) 研细和匀。蒸糕火烘,白汤服。

   〔补中〕

   补中益气汤

    见一卷中风。

   〔虚寒〕

   参附汤

    参 术(各三钱) 姜 附 陈 草 归(各二钱) 升 柴(各五分)〔腐烂〕

   贝叶膏

    麻油(一斤) 血余(一团) 文火熬化,去渣,入白蜡一两,熔化候温,以棉纸翦块三张,于油蜡内蘸之。贴瓷器帮上,用时揭贴患处。

   〔敛口〕

   生肌散

    木香 轻粉(各二钱) 黄丹 枯矾(各五钱) 为末,以猪胆汁拌匀,晒干再研细,掺患处。

   〔生新〕

   腐尽生肌散

    儿茶 乳 没(各三钱) 冰片(一钱) 麝香(二分) 血竭 三七(各三钱)为末掺之,或以猪脂油(半斤) 黄蜡(一两) 熔化,加前七味调膏贴。

   〔掺药〕

   生肌定痛散

    生石膏(一两,研以甘草汤飞五七次) 辰砂(三钱) 冰片(二分) 硼砂(五钱)共研,掺患处。

   〔定痛〕

   轻乳生肌散

    石膏( ,一两) 血竭(五钱) 乳香 轻粉(各四钱) 冰片(一钱) 有水加龙骨、白芷各一钱。不收口加炙鸡内金一钱,研末掺之。

   〔生肌〕

   绛珠膏

    乳 没 白蜡 血竭 儿茶 珍珠(各三钱) 冰片(一钱) 麝香(五分) 轻粉 朱砂(各二钱)血余(五钱) 黄丹(二两) 鸡子黄(十个) 大麻子肉(八十一粒) 麻油(十两) 熬膏摊贴。

   〔生肌〕

   玉红膏

    白芷(五钱) 甘草(一两二钱) 归身(二两) 血竭 轻粉(各四钱) 白占(二两)紫草(二钱) 麻油(一斤) 先将上三味及紫草熬枯,细绢滤清,再入血竭,次白占,次轻粉熬。

   〔膏贴〕

   太乙膏

    见六卷胃脘痛。

   〔诸毒〕

   加味太乙膏

    地 芍 归 芷 元参 肉桂 大黄 木鳖子(各二两) 槐枝 柳枝(各十尺)以麻油五斤将药浸油内,春五日,夏三日,秋七日,冬十日,入大锅内慢火熬至药枯浮起为度。住火片时,用布袋滤净药渣,将油秤准,用细绢袋将油又滤入锅,熬血余一两,至血余浮起,以柳枝挑看似膏。熔化净油一斤,入飞过黄丹六两五钱,再熬再搅,俟锅内先发青烟,后起白烟,膏成住火,滴水中软硬得中,下阿胶切片三钱,化尽。次下乳、没各四钱,轻粉四钱,搅匀,倾入水中,铜勺内化摊贴。

   此膏治发背痈疽,一切恶疮,湿痰流注,筋骨痛,汤火刀伤,及遗精白带,俱贴脐下。脏毒肠痈,亦可丸服。诸疮疖血风癞痒,诸药不止,并皆效验。

   〔膏贴〕

   万应膏

    川乌 草乌 生地 白蔹 白芨 象皮 官桂 归 芍 羌 独 芷 草 苦参土木鳖 穿山甲 乌药 元参 大黄(各五钱) 上十九味,用香油五斤浸。春五日、夏三日、秋七日、冬十日,候日数足,入大锅内慢火熬至药枯浮起为度。住火片时,布袋滤去渣,将油秤准,每油一斤兑淀粉半斤,以桃柳枝搅,以黑如漆,明如镜,滴水成珠为好,薄纸摊贴。

   此膏治一切痈疽、发背、对口诸疮,痰核、流注等毒,贴之其效如神。

   〔发汗散毒一切皆治〕

   万灵丹

    茅术(八两) 荆 防 麻 羌 辛 芎 归 草 川乌 草乌(汤泡去皮)石斛 全蝎 天麻 首乌(各一两) 雄黄(六钱) 上十六味研细,炼蜜为丸,重三钱,朱砂为衣,瓷瓶收贮。

   此丹治痈疽、疔毒、对口、发颐,风寒湿痹,及一切流注、附骨疽、鹤膝风、破伤风及瘫痪等症。用葱白九个煎汤,调服一丸。盖被出汗为效。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yg1147@outlook.com

中医书籍:类证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