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疳 - 卷五耳部 - 外科心法要诀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外科心法要诀

《外科心法要诀》- 卷五耳部 - 耳疳

作者:吴谦等 朝代:清 阅读数:15人阅读

   耳疳时出黑臭脓,青震白缠黄色 ,胃湿相兼肝经火,红风偏肝血热成。

   【注】此证耳内闷肿出脓,因脓色不一,而名亦各殊。如出黑色臭脓者,名耳疳;出青脓者,名震耳;出白脓者,如缠耳;出黄脓者,名 耳,俱由胃湿与肝火相兼而成,宜柴胡清肝汤主之。气实火盛者,以龙胆泻肝汤服之。惟风耳则出红脓,偏于肝经血热,宜用四物汤加丹皮、石菖蒲服之。外俱用酱茄内自然油滴之,俟脓净换滴耳油,时时滴入,肿消生肌自愈。

    耳部六证图p04-34a105.bmp

   滴耳油

   核桃仁研烂,拧油去渣,得油一钱,兑冰片二分。每用少许,滴于耳内。

   【方歌】滴耳油治耳疳证,脓净滴之效更深,核桃拧油消肿痛,冰片发散热通神。

   

   柴胡清肝汤

   (见头部鬓疽)

   龙胆泻肝汤

   (见腰部缠腰火丹)

   四物汤

   (见溃疡门)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yg1147@outlook.com

中医书籍:外科心法要诀

上一节:黑疔

下一节:耳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