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疮作痒 - 卷十三发无定处中 - 外科心法要诀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外科心法要诀

《外科心法要诀》- 卷十三发无定处中 - 粟疮作痒

作者:吴谦等 朝代:清 阅读数:13人阅读

   粟疮痒证属火生,风邪乘皮起粟形,风为火化能作痒,通圣苦参及消风。

   【注】凡诸疮作痒,皆属心火。火邪内郁,表虚之人,感受风邪,袭入皮肤,风遇火化作痒,致起疮疡形如粟粒,其色红,搔之愈痒,久而不瘥,亦能消耗血液,肤如蛇皮。初服防风通圣散加枳壳、蝉蜕,血燥遇晚痒甚,夜不寐者,宜服消风散,外敷二味拔毒散。若年深日久,肤如蛇皮者,宜常服皂角苦参丸,外用猪脂油二两、苦杏仁一两捣泥,抹之自效。

    粟疮图p04-34a246.bmp

   皂角苦参丸

   苦参(一斤) 荆芥(十二两) 白芷 大风子肉 防风(各六两) 大皂角 川芎 当归 何首乌(生) 大胡麻 枸杞子 牛蒡子(炒) 威灵仙 全蝎 白附子 蒺藜(炒,去刺) 独活川牛膝(各五两) 草乌(汤泡,去皮) 苍术(米泔水浸,炒) 连翘(去心) 天麻 蔓荆子羌活 青风藤 甘草 杜仲(酥炙,各三两) 白花蛇(切片,酥油炙黄) 缩砂仁(炒,各二两) 人参(一两)共研细末,醋打老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温酒食前后任下。避风忌口为要。

   【方歌】皂角苦参粟疮痒,久似蛇皮肤难当,芎归何首胡麻芷,大风枸杞草乌苍,翘蒡威灵蝎白附,蒺藜天麻独蔓羌,白蛇风藤甘杜仲,人参牛膝缩荆防。

   

   防风通灵散

   (见头部秃疮)

   消风散

   (见项部钮扣风)

   二味拔毒散

   (见肿疡门)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yg1147@outlook.com

中医书籍:外科心法要诀

上一节:丹毒

下一节:枯筋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