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心法要诀》- 卷七腹部 - 幽痈
幽痈脐上七寸生,初小渐大肿硬疼,忧思浓味火毒发,切牙寒战毒陷攻。
【注】此证生脐上七寸,初起如粟,渐增漫肿疼痛,形如鹅卵,甚则坚硬,痛牵胸肋。
由过食膏粱浓味,忧思气结,肠胃不通,火郁成毒,自内而外发也。初起肿痛,皮色未红,时若心烦呕哕,脉沉实者,当疏火毒,以绝其源,宜内疏黄连汤服之。 肿痛甚,邪气实也,宜服托里散,外用艾壮隔蒜片灸之。脉见沉迟,其脓未成,用补中益气汤托之;脉见洪数,其脓已成,用托里透脓汤。脓熟胀痛不溃,系气血虚也,急用十全大补汤温补之,外兼用卧针开,卧针者,斜入斜出,防伤内膜也。或误行汗下,或误敷寒凉,以致肿而不溃,溃而不敛者,急用十全大补汤,加干姜、附子以救之。已溃朝寒暮热者,气血虚也;食少作泻,脾胃虚也;胸痞痰涌,脾肺虚也,俱服六君子汤,服后诸证悉退,换十全大补汤调理即愈。外治之法,按痈疽肿疡、溃疡门。无论已溃未溃,忽切牙寒战,系气虚不能胜毒,毒陷攻里之兆;或溃后脓水忽多忽少,疮口如蟹吐沫者,系内膜已透,俱为逆证。
幽痈图p04-34a122.bmp
托里散
皂刺 金银花 黄芩 牡蛎( ) 当归 赤芍 朴硝 大黄 花粉 连翘(去心,各等分)共研粗末,每用五钱,酒、水各一盅,煎八分,去渣服。
【方歌】托里散医诸疮毒,肿甚 疼煎服消,皂刺银花芩牡蛎,归芍硝黄花粉翘。
内疏黄连汤
(见肿疡门)
隔蒜灸法
(见首卷灸法)
托里透脓汤
(见头部侵脑疽)
补中益气汤 十全大补汤 六君子汤
(即香砂六君子汤减去藿香、砂仁。俱见溃疡门)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yg1147@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