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毒 - 卷九下部 - 外科心法要诀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外科心法要诀

《外科心法要诀》- 卷九下部 - 便毒

作者:吴谦等 朝代:清 阅读数:12人阅读

   便毒生于腿缝间,忍精瘀血怒伤肝,坚硬木痛寒热作,初汗次下灸之痊。

   【注】此证又名血疝,又名便痈,无论男女,皆可以生。发于少腹之下,腿根之上折纹缝中,经属肝、肾。由强力房劳,忍精不泄,或欲念不遂,以致精博血留,聚于中途,壅遏而成;或为暴怒伤肝,气滞血凝而发。初如杏核,渐如鹅卵,坚硬木痛,微热不红,令人寒热往来,宜荆防败毒散汗之;若烦躁作渴,气郁者宜山甲内消散以消解之;若过于坚硬大痛者,宜红花散瘀汤舒通之。前药用之不应者,宜九龙丹攻之,若无痛无热,则不可攻下,宜阳燧锭日灸五七壮,以或软、或消、或溃为止。脓势将成不可强消,宜黄内托散托之;甚虚者,托里透脓汤。既溃宜八珍汤、十全大补汤、补中益气汤,因证用之。外用五色灵药撒之,化腐煨脓;兼琥珀膏、万应膏贴之,生肌敛口。斯证溃后,即名鱼口。因生于折纹缝中,其疮口溃大,身立则口必合,身屈则口必张,形如鱼口开合之状,故有鱼口之名。但此毒系忍精不泄,怒气伤肝而成。至于生杨梅而兼有便毒者,另详注于杨梅门。

   

   红花散瘀汤

   红花 当归尾 皂刺(各一钱) 生军(三钱) 连翘(去心) 苏木 穿山甲(炙研) 石决明 僵蚕(炒) 乳香 贝母(去心,研,各一钱) 黑牵牛(二钱)酒、水各一盅,煎八分,空心服;行五六次,方食稀粥补之。

   【方歌】红花散瘀消坚硬,便毒初起肿痛添,归刺军翘苏木甲,石决僵蚕乳贝牵。

   

   黄 内托散

   黄 (二钱) 白术(土炒,一钱) 当归 川芎(各二钱) 金银花 皂刺 天花粉(各一钱) 泽泻甘草(炙,各五分)水二盅,煎八分,食前服。

   【方歌】黄 内托医便毒,肿盛不消托溃良,白术归芎银皂刺,天花泻草力同 。

   

   荆防败毒散

   (见项部脑疽)

   山甲内消散

   (见腹部中脘疽)

   九龙丹

   (见前悬痈)

   阳燧锭

   (见首卷烙法)

   托里透脓汤

   (见头部侵脑疽)

   八珍汤 十全大补汤 补中益气汤 五色灵药 万应膏

   (俱见溃疡门)

   琥珀膏

   (见头部发际疮)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yg1147@outlook.com

中医书籍:外科心法要诀

上一节:跨马痈

下一节:疳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