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疽 - 卷十一胫部 - 外科心法要诀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外科心法要诀

《外科心法要诀》- 卷十一胫部 - 风疽

作者:吴谦等 朝代:清 阅读数:11人阅读

   风疽生胫曲凹中,痒搔皮损津汁浓,风邪留于血脉内,烦热昏冒肌肿痛。

   【注】此证生胫骨及曲凹之处,痒搔皮损,津黄汁,极其粘浓。由风邪留于血脉相搏而成。因其根深,故有疽名。甚则身体烦热,昏冒,而肌肉透红,更增肿疼。宜服防风汤,外抹青竹大豆油,即效。

    风疽图p04-34a215.bmp

   防风汤

   防风 附子(制) 麻黄(蜜炙) 白芷 木通 柴胡 当归(焙) 桔梗 甘草(炙) 羌活(各五分)共为粗末,水一盅半,煎八分,澄去滓,食后服,临睡再用一服。如欲出汗,俟空心,头煎落滓,并一服之;后食稀粥、生姜,食毕被覆卧取汗,避风。

   【方歌】防风汤疗风热搏,留于血脉津汁破,附子麻黄芷木通,柴胡归桔甘羌活。

   

   青竹大豆油

   青竹筒截三尺长,径一寸半,筒内装黑豆一升,以谷糠、马粪二物烧火,当竹筒中炙之,以瓷碗两头接取油汁。先以清米甘水和盐热洗患处,拭干,即涂豆油,不过三度极效。

   【方歌】青竹筒截三尺长,径要寸半黑豆装,谷糠马粪烧炙筒,风疽搔痒油涂良。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yg1147@outlook.com

中医书籍:外科心法要诀

上一节:四弯风

下一节:足发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