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芦 - 卷第七 - 新修本草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修本草

《新修本草》- 卷第七 - 漏芦

作者:苏敬等20余人编写 朝代:唐 阅读数:33人阅读

   味苦、咸,寒、大寒,无毒。主皮肤热,恶疮,疽痔,湿痹,下乳汁。止遗溺,热气疮痒如麻豆,可作浴汤。久服轻身益气,耳目聪明,不老延年。一名野兰。生乔山山谷。八月采根,阴干。

   乔山应是黄帝所葬处,乃在上郡。今出近道亦有,疗诸 疥,此久服甚益人,而服食方罕用。今市人皆取苗用之。

   俗中取根,名鹿骊根,苦酒摩,以疗疮疥。

   〔谨案〕此药俗名荚蒿,茎叶似白蒿,花黄,生荚,长似细麻,如箸许,有四、五瓣,七月、八月后皆黑,异于众草蒿之类也。常用其茎叶及子,未见用根。其鹿骊,山南谓之木藜芦,有毒,非漏芦也。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yg1147@outlook.com

中医书籍:新修本草

上一节:茵陈蒿

下一节:茜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