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 - 卷三十七大肠腑门 - 普济方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普济方

《普济方》- 卷三十七大肠腑门 - 总论

作者:朱梓 朝代:明·永乐四年 阅读数:24人阅读

   夫大肠腑者。主肺也。鼻柱中央。是其候也。肺合气于大肠。大肠者、为行道传泻之腑也。

   一斗寸右手关前。寸口阳绝者。无大肠脉也。若少气心下有水气。立秋节即咳。刺手太阴治阴。

   在右手关前。寸口阳实者。大肠实也。苦肠中切痛。如针刀所刺。无休息时。刺手阳明治阳。

   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则泄。当脐而痛。不能久立。与胃同候。

   取巨肠中雷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肠。刺肓之原。巨虚上廉三里。

   大肠胀者。肠鸣而痛。寒则泄。食不化。

   大肠有寒 溏。有热便肠垢。

   大肠有宿食。寒栗发热。有时如疟状。

   肺前受病移于大肠。肺咳不已。咳则遗失便利。厥气客于大肠。则梦田野。

   肺应皮。皮浓者。大肠浓。皮薄者。大肠薄。皮缓腹裹大者。大肠缓而长。皮急者。大肠急扁鹊云。手太阴与阳明为表里。大肠若病实则伤热。热则胀满不通。口为生疮。食下入肠。

   寒则大肠绝不治。何以知之。泄利无度。利绝则死。

   病者乍寒乍热。损肺伤气。暴嗽呕逆。或体热发斑。喘咳引气。名白气狸。以秋三月。

   源从体热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yg1147@outlook.com

中医书籍:普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