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死 - 卷二百五十五杂治门 - 普济方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普济方

《普济方》- 卷二百五十五杂治门 - 卒死

作者:朱梓 朝代:明·永乐四年 阅读数:23人阅读

   (附论)夫卒死者。由三虚而遇贼风也。所谓三虚者。谓乘年之衰、一也。逢月之空、二也。失时之暴绝良苏也月方五神返魂丹 (出圣惠方) 治卒死。但有微气。心上稍暖者。

   朱砂(半两) 牛黄(半两) 安息香(半两) 砒霜(半两) 大蜘蛛(五枚重午日采袋内盛通风汁。

   研下治男子妇人小儿忽然行。坐地死去。

   用铜锣金鼓众人乱叫。不移时。自张口眼。以热汤灌之。即认得人笑也。必安。

   南岳紫虚魏元君起死回生散 (出圣惠方) 凡卒死者。皆因一时闭气不通。原非病久命绝。不用半夏一味。无制度为细末。以竹筒、芦筒、鹅翎管。吹入两鼻。死半日。心头尚温。

   不过中风心痛灸死、出路。

   云。昔即半夏治卒死无脉。无他形候。阴阳俱竭故也。 (出千金方)上牵牛临鼻上二百息。牛舐必瘥。牛不肯舐。着盐汁涂面上。牛即肯舐。

   又方 (出千金方) 治卒死、而四肢不收失便者。

   用牛马屎。绞取汁饮之。无新者。水和干者亦得。肘后方云、干者以水溺解之。此扁鹊法。

   心下又方 (出圣惠方) 扁鹊云、治忤、有救卒符。并服盐汤法。恐非当世所能。故不载。而此病。

   用捣菖蒲生根。绞汁灌之、立瘥。一方、为末吹鼻中。又末纳舌下。尸厥之病。虽死脉犹动治卒死壮热者 (出圣惠方)用矾石半斤。水一斗半。煮矾石消。以浸脚及踝、即苏。

   救卒死、或先病。或常居寝卧。奄忽而绝。皆是中恶。 (出圣惠方)上割雄鸡冠。取血涂其口。干后复涂。并以灰布死人一周。一方、涂喉中、又吹喉中亦可。

   治卒死而目闭者。及救死、或先病、或常居寝卧。奄忽而绝。皆是中恶。

   上骑牛临其面。捣薤汁。灌耳中。又末皂荚吹鼻中。妙。一方薤汁灌鼻中。

   南岳夫人方 (出圣惠方) 治卒死。

   用捣女青屑一钱。安喉中。以水或酒下、立活。亦可醋下。

   葱刺耳方 (出圣惠方)上以葱刺耳中鼻中。血出者勿怪。无血难疗。有血者、是活候也。其欲苏时。当捧两手、莫良疗卒死、而有脉形候。阴气先尽。阳气后竭故也。

   用嚼薤哺灌之。

   追魂汤 (出三因方) 治卒厥暴死。及主客忤、鬼击、飞尸。奄忽气绝。不觉口噤。

   麻黄(去节三两) 杏仁(去皮尖二百五十个) 甘草(炙一两) 上为锉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发。

   滑。

   为入治中热死 (出传信适用方)以本头巾汤浸洗。汁服。

   救卒死、亦治中恶。 (出金匮方)用鸡肝及血。涂面上。以灰围四旁。立起。

   治忤卒死。心犹暖。宜用此法。 (出圣惠方)上取葱白。纳于下部及鼻中。须臾即活。

   又方 (出圣惠方)截 尾取血灌之。并缚 以枕之。死人须臾活。

   又方 (出圣惠方)用小便灌其面数过。即能语。此是扁鹊法。

   治烟薰迷闷欲死者。

   以萝卜汁灌之立活。干则水擂亦可。

   又方 (出千金方)以熨斗灸两胁下。备急方云。又治尸厥。

   治疫死者 (出本草)用返魂香烧之。死者闻香再活。按汉书武帝时。西国进返魂香云。聚屈洞中。上有返魂树。

   治忤死 (出本草)先以衣三重。覆忤死人腹上。乃取铜器、若瓦器。盛热汤。着衣上。汤冷则去衣。大冷更换治卒暴亡。未移时者。 (出本草)取腊月雄狐胆。温水微研。灌入喉即活。常须预备救人。移时即无及矣。

   起卒死救生丹 (华佗中藏经方)大黄(半两湿纸煨) 腻粉(半两) 朱砂(一分) 雄黄(一分) 巴豆(七个去皮去油) 上用鲲人行治睡死者用蠡实根一握。水绞取汁。稍咽之。口噤灌之。(蠡实即马兰)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yg1147@outlook.com

中医书籍:普济方

上一节:卒忤

下一节:自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