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应膏 - 卷三百十四 - 普济方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普济方

《普济方》- 卷三百十四 - 圣应膏

作者:朱梓 朝代:明·永乐四年 阅读数:23人阅读

   圣应膏 治诸肿、恶疮、疽、肿毒、疼闷。

   槐枝(一斤) 巴豆(二枚) 木鳖子仁(二枚) 当归(一钱) 上用好油三两半。

   下铫内煮十沸。滓不用。却下黄丹一两半。慢火上炼。以铁冷试之硬软。盛瓷器内。每用旋摊。

   翠玉膏 治软疖脓水逗流。愈后复发。

   明沥青(四两) 铜绿(二两) 芝麻油(三钱) 猪胆(三个) 上先于炭火上熔开沥青。入油令沸。下胆汁搅匀。入水用手搏搦。瓷盒内收。每用绯帛上量疮大小摊贴。不须再换。自落为度。

   乳香膏 (一名大红膏)沥青(一斤) 黄丹(十两) 乳香(二两) 油(不以多少裁用) 上药先用沥青。

   以银器内慢火熬开。铁锅子搅。觑时月。看硬软。旋入油硬软恰好。次用乳香搅匀。绵滤过。次入黄丹。再搅匀。盛瓷盒内。每用 过。热铁 摊浓纸上贴。

   乌金膏 治一切恶疮、肿毒。

   麻油(一斤) 铅丹(四两冬用六两) 蜡(四两) 头发(鸡子大一块) 上先炒铅丹黑色。

   即下油及发。以柳木篦不住手搅。滴水中候可丸。即便下蜡。更煎销后。即盛瓷器内。随大小摊贴。

   乌金膏 治一切恶疮、发背、毒肿。

   油(半斤) 盐花(一两) 黄蜡(三两) 柳枝(二两锉) 上先熬油令沸。下柳枝煎候焦黄。漉出。绵布绞去滓。再煎下蜡、盐花。以柳篦搅。稀稠得所。瓷盒盛。如用、故帛上摊贴。若三日内未成脓便消。已成脓头未破即溃。不须针灸。其疮变痛成痒。是药力也。若是恶疮发背。用药贴出脓血及黄水赤水。汁尽为度。

   乌贼骨膏 治一切疮肿。

   乌贼鱼骨(去甲研末) 旧铅灰(研末各一两) 铅丹(三两研) 清油(十三两) 上先熬油令沸。下铅丹。以柳木篦搅候黑色。即将前二味下。再搅匀。滴水内成珠得所。瓷盒盛。放故帛上摊贴。日三易。一方有麝香。

   楸叶膏 治发背、痈肿、恶疮。

   上取马齿苋、楸叶。以水五斗。煎至一斗。滤去滓。更煎至一升半。下二味药末。柳篦搅候稀稠得所。故帛上涂贴。日二。

   生发膏 治发背、脑疽、 疮。

   上取妇人梳下油头发一两半。油二两。熬发稀烂。去滓。滴水中成珠不散。下丹一两。

   冷定。下轻粉三钱。瓷器内放之。

   铁罐膏 治一切恶疮内毒。止痛、追毒、去死肉。

   桑柴灰 荞麦秸灰 锻石(各一碗) 芦灰(少许) 上用瓦罐一个。旁钻一孔塞住。

   前口倾灰填罐内。用水注满。着浓纸封固。一复时用芙筒插在旁孔内。细淋之尽其水。去灰。将水于小锅内慢火熬。用铁片续搅不休。看稀稠滴水内不散为度。用铁罐子盛。封定口。或有诸般恶疮及肠风、痔 。量疮大小贴用。

   遇仙膏 治痈疽发背毒疮。

   川五灵脂 白芷 贝母(各半两) 当归(二钱半) 上用麻油六两锉细。柳枝二十四寸。

   同上药入磁铫一宿。慢火煎。频搅候药色黑焦。入肥白巴豆二十一枚。木鳖碎五个。搅煎令黑顿冷。生绢滤。再暖、入蜡半两熔尽。再下火入净虢丹二两半。更换柳枝急搅。候色黑滴入水成珠。入乳、没末各二钱拌和。倾瓷器候凝。覆泥地三日。贴服皆好。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yg1147@outlook.com

中医书籍:普济方

上一节:膏药门

下一节:百灵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