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卷三百十二折伤门 - 治诸伤折淋熨贴(附论)
凡伤折者。有轻重浅深久新之异。治法亦有服食淋熨贴 之殊。当详所损之势。而药之去毒散滞。生肌长肉。亦各有序。无致差紊。乃明伤折之本末也。
方神验摩风麝香膏 (出圣惠方) 治折伤蹉跌筋骨。黯肿疼痛。及伤外风毒风。口面不正。但是伤风等。宜用此软筋骨。润皮肉。止痛。
麝香(细研) 虎胫骨 细辛 防风(去芦) 独活 桂心 当归 芎 白芷 白僵蚕生干地黄 白芨 白术 附子(去皮脐生用) 旋复花 赤芍药 连翘 甘菊花 木鳖子(去壳) 天南星 牛膝(去苗) 踯躅花 甘松香 石斛(去根各一两) 川椒 栝蒌根 乌蛇(各一两半) 野驼脂(十两) 松针(二两) 蜡(五两) 腊月猪脂(二斤) 醋 好酒(各三升)上净洗晒细锉。入酒醋中浸三宿。漉出阴干。却入腊月猪脂、驼脂内。以慢火煎候白芷黄焦药成。以绵滤去滓。入麝香末调匀。以瓷盒盛之。有患者火上 手心。点药摩痛处五七度。
亦用温酒调半匙服之。
芫花粗散熨方 治伤折疼血不散。
芫花 原蚕砂(各三两) 生地黄(二两) 生姜(四两) 蜀椒(去目及闭口者) 当归(各一两) 牛膝 桑根白皮 艾叶 白芷(各二两) 上细锉粗捣。以醋拌。炒热。用青布裹熨之。立效。
淋渫芎 汤 治伤折疼痛。
芎 甘草(炙) 蜀椒(去目及闭口者) 当归(切焙) 吴茱萸(浸炒各一两) 桑根白皮(炙锉) 泽兰(各二两) 松脂(二两) 黑豆(一升研碎入松脂内炒) 上粗捣筛。每用药三两。水一斗煎沸。淋渫痛处。立效。
淋渫顽荆汤 治从高失坠。及一切外伤骨碎。并瘀血结痛。
顽荆叶(一两半) 蔓荆子 白芷 细辛(去苗) 桂心 防风(去芦) 川芎 丁皮 羌活(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用药二两。盐半匙。葱白连根五茎。将水五升。煎五七沸。去滓。
通手淋渫痛处。冷则再换。淋渫了。宜避风暖盖。量病大小。临时加减用药。
治伤折浮肿疼痛膏浓朴(去粗皮) 白芨(各二两) 槟榔 芎 (各一两) 桂心(二两半) 没药 麒麟竭(各半两) 当归(三两锉微炒) 朱砂(三分细研) 上为散。以酒二升。熬药成膏。于帛上摊。
贴疼痛处。立效。如食前热酒调下二钱。亦佳。
桂附贴 膏 治接骨因伤损筋脉。时发疼痛。遇寒则甚。 (名止痛贴 膏)桂(去粗皮) 附子(去皮脐生用) 乳香(研) 蜀椒(去目合口炒出汗) 白矾(碎)吴茱萸(浸炒各一两) 生姜汁 酒(各五合) 上捣碎六味为散。将姜汁并酒各五合。只煎取七合。
入药末调令匀。于油单纸上摊贴患处。急裹缚之。其痛立定。一方无白矾。有白芨。
应验涂贴猢狲骨 膏 治一切伤折。并蹉跌骨碎压肿。晓夜疼痛不可忍者。
猢狲骨 穿山甲骨 狗食系骨 虎胫骨 野狸骨 水獭骨 猫儿食系骨(各三两) 腽肭脐(三两) 上粗捣。以米醋拌。入瓶子以蜜封头。令干。以大火烧令稍热为度。候冷取出。
捣罗为末。瓷器中蜜盛。每用时先以醋煮黄米粥。看损折痛处大小。入药末半钱。调令匀。
摊于油单纸上裹之。上面以绵裹系缚。重者不过三度验。其伤折处骨。先根据法度排正。后即封裹。如贴药时疼痛。先用温酒调药末半钱服之。药入口。其痛立定。
涂药方乳香 绿矾(各二两) 骨碎补 川朴硝 川椒(去目) 桔梗(去芦) 白矾(烧令汁尽各一两) 盐梅肉(二两炒令干) 上为末。煎米醋如羔。匀摊于帛上贴之。每日一易。
涂贴方 治伤折。 损折蹉跌。黯肿皮肉疼痛。
绿豆末(五两) 桂心 附子 川椒(去目) 蛇床子 松脂(各二两) 吴茱萸 当归(锉微炒各一两) 上为末。用姜汁调如膏。贴于患处。干即再换。如有疮不可用之。
贴 败龟膏 治伤折止痛。消肿毒瓦斯。散瘀血。
败龟(涂酥炙令黄) 没药 川大黄(各三两) 百草霜 木鳖子仁 当归(锉微炒) 桂心芎(各二两) 上为散。每用之时。先以好酒一升。煮至半升。下火。停酒稍冷。入药末一两。却于火上重煎。以时不住搅。成膏摊于纸上贴。
走马贴 乳香膏 治伤折骨筋。疼痛不止。
乳香(三两) 蛇床子 皂角(炙去皮子) 附子(生用各一两) 桂(一两半) 芥菜子 赤小豆(各三两) 上为末。用生姜汁中盏。调如膏。随伤损处大小。摊于油单上封裹。候干即易之。
当归汤 治伤折。车碾落马。蹉跌筋脉俱伤。疼痛不可忍。先用此方治之。
当归 顽荆 本 蔓荆子 白芷(各二两) 芎 (一两) 丁香皮(一两) 上为散。每取用药三两。入盐半匙。葱白一握。浆水一斗。煎十余沸渐添。淋渫痛处。日二用之。
桂附散 治伤折。筋骨疼痛。
洗疮汤 治伤损令洗。用之煎汤。
乌鹊饮 老干根 松树儿 樟叶 忍冬藤 鸡脚草 乌 树儿(各二两) 令洗者用之煎汤。
虎骨汤 (出圣惠方) 治伤折后。或人脚膝腰胯。被冷风攻击疼痛。行履不得。
虎胫骨 桑根白皮(锉) 五加皮 白矾(各二两) 松木节 樟木节(各十两) 川椒(一两去目) 上为散。每度用药三两。以水一斗。煎十余沸。渐渐渫痛处。
熨药方 (出圣惠方) 治伤折 损。蹉跌筋伤骨碎。黯肿疼痛。筋脉急肿。展缩俱难。行坐不得。
生地黄(二斤切研) 生姜(半斤细切) 川椒(去目捣末) 白矾(捣末各一两) 蚕砂(五两) 乳香(捣末) 芫花(各二两)上均和于铛中。醋拌炒令热。以青布裹熨痛上。并四面筋急肿痛处。冷即重炒熨。后便用接骨止痛膏封贴。如是伤挫骨碎。即先须根据法度排正碎骨。
及蹉跌归原。后用绵裹柳木篦。系缚夹正。便服补益丸散。神效。
软骨涂药方 (出圣惠方) 治伤折。
海桐皮 木鳖子(去壳) 陈橘皮(各二两) 五加皮(一两半) 远志(去心) 百合(各一两) 上为末。每日以醋调如膏。匀摊于帛上。贴之。
熨药方 (出圣惠方) 治伤折 损。蹉跌筋骨俱伤。黯肿痛无疮口。
生地黄(一斤细切) 生姜(半斤细研) 艾叶 川椒(去目各三两) 芫花 松脂(各五两)上捣筛。入前二味搅和令匀。分为三服。用醋三合。于铛内炒令热。用热布裹熨痛处。冷则再炒熨之。
又方 (出圣惠方)生姜(一斤) 芫花 盐(各五两) 白芷 桑根白皮(各五钱) 故乌毡(一尺) 上细锉。用醋一升。炒令热。以绢裹熨之痛处。冷即再炒熨之。三二十度。
木鳖子贴 膏 (出圣惠方) 治折伤接骨。
木鳖(去壳二两) 蜀椒(去目及闭口炒出汗) 虎胫骨(酒炙) 龟甲(醋炙各一两)松节(二两细锉醋一升炒令醋尽) 上为细散。用小黄米半升作稠粥。调药五钱。摊于绢上。
封裹伤折处效。
又方 (出圣惠方) 治伤折筋骨。疼痛不止。
松脂(三两) 当归(锉微炒) 细辛 白芷(各一两) 川椒(二两) 上为散。用生地黄汁并醋相和。调如膏。临时看患处大小涂贴。每日换之。
又方 (出圣惠方) 治从高失坠。及一切伤折筋骨碎。瘀血结痛。
黑豆(二升) 乳香 白矾 桑根白皮(锉各三两) 接骨草(五两) 上为末。每用浆水一斗。药末三两。煎至七沸。去滓。通手淋渫患处。冷即换之。
法炼黑豆熨药方 (出圣惠方) 治伤折。
生黑豆(三升) 葱并根(三十根细切) 上用青皮裹之。汤内煮。乘热替换熨痛处。
立效。
淋洗方。 (出永类钤方)上用生葱切。荆芥、杜当归等入煎。汤放温洗。或加连翘、防风、白芷、黄连。
又方 (出永类钤方)用南蓼、杜独活、 本、黄柏、生姜煎洗。如有口。除姜、蓼。损而青肿。用此二味。
若内冷痹痛断而肿。不可洗。伤口有脓水。别用合口药如前风流散。
治凉血消肿。 (出永类钤方)上用千金草、即荆芥、山楂、 本、石南藤、皂角、连根葱煎水洗。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yg1147@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