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蒸(儿科) - 杂症大小合参卷五 - 冯氏锦囊秘录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冯氏锦囊秘录

《冯氏锦囊秘录》- 杂症大小合参卷五 - 骨蒸(儿科)

作者:冯楚瞻 朝代:清代 阅读数:29人阅读

   蒸热之病,多起于足阳明,其始也,火上冲而能啖,火消烁而善饥,盖胃为气血之海,气血不足,邪火杀谷,水谷之精不足济之,渐成口秽烦躁,夜热朝凉,毛焦口渴,气促盗汗,形如鹄立,谓之消瘅。若大便日有十余,肢瘦腹大,频食多饥,谓之食并。

   再失调治,邪火不退,相传相受,耗烁精滋,五脏俱困。如传诸肝,则多怒善恐,颊痛转筋,遇卯酉时则较重;传诸脾则神怠肉肿,足冷肠鸣,辰戌丑未时则较重;传诸肺,则咳逆膈胀,背楚恶寒,遇午后则较重;传诸心,则五心燔灼,唇鲜口苦,当午则较重;传诸肾,则虫食膂髓,宣露柴骨,遇阴分则较重。此皆邪火为害,而耗伤精血,致病者也。若至年大,情窦既开,损伤精血而成骨蒸者,此又是精枯受伤,致成骨蒸者也。当于精血根本处求之。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yg1147@outlook.com

中医书籍:冯氏锦囊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