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 - 杂症痘疹药性主治合参卷四十四果部 - 冯氏锦囊秘录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冯氏锦囊秘录

《冯氏锦囊秘录》- 杂症痘疹药性主治合参卷四十四果部 - 梨

作者:冯楚瞻 朝代:清代 阅读数:12人阅读

   梨成于秋,花实皆白,得西方之阴气者乎。味甘微酸,气寒无毒。与莱菔相间,收藏则不朽烂,入手太阴、足阳明经。主胸中痞塞热结,治客热中风不语,解丹石热气惊邪,利大小便,止渴,贴汤火伤疮,止热嗽痰咳,润肺消痰,降火除热。膏粱之家,浓味酿酒,纵恣无节,必多痰火痈疽,卒中之患,惟数食梨,能转重为轻,可消靡于无事,但多食寒中,以其过于冷利也。乳妇血瘀不可食者,以血得寒则凝,而成瘀为病也。同人乳、蔗浆、芦根汁、童便、竹沥,治血液衰少,渐成噎膈,卒得咳嗽用上好梨,去核捣汁一碗,入椒四十粒,煎一沸去滓,纳黑饧一大两,消讫,细细含咽立定。

   赤白 肉,日夜痛者,取好梨一颗,捣绞汁,以黄连切片一钱,浸汁内取生汁,卧点之。反胃转食,药物不下,用大悉尼一个,以丁香十五粒,刺入梨内湿纸包,四五重煨热,去丁香食之。

   梨,外宣风气,内涤狂烦,生之可清六腑之热,熟之可滋五脏之阴,解酒病,除渴止咳嗽,消痰去客热心经,除烦热肺脏,润干燥咽喉,却结热胸膈,但性流利气寒,多食动脾,令人中寒下利。产妇虚人,并宜切忌。

   主治(痘疹合参) 除客热心烦肺热,消渴流利下行。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yg1147@outlook.com

中医书籍:冯氏锦囊秘录

上一节:乌梅

下一节:大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