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米 - 杂症痘疹药性主治合参卷四十二谷部 - 冯氏锦囊秘录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冯氏锦囊秘录

《冯氏锦囊秘录》- 杂症痘疹药性主治合参卷四十二谷部 - 粟米

作者:冯楚瞻 朝代:清代 阅读数:26人阅读

   粟米即北地小米。属水与土,养肾调脾,须分新陈。新粟米,养肾气不亏,去脾热常益中脘。

   陈粟米,止泄痢,分渗却胃热,大解渴消。秫米,即小米之糯者。解寒热,利肠胃,杀疥毒,疗漆疮,煮粥炊饮最粘,捣饧造酒极妙。但动风壅气,不宜多食。一黍米,甘温肺家谷也。性最粘滞,同秫米,能捣饧造酒,益气补中。但食多令人多热,昏五脏贪眠,食久缓筋骨。小儿食,足难健步。猫犬食,脚忽偏邪。稷米,甘寒,亦宜脾胃,益气补不足,多食发冷病。相类又有三米,青粱、白粱、黄粱。粒比粟大,调胃和脾,益中止泄,力倍诸谷,青白略次,而黄独优,盖得中和之正气,古称膏粱之家,缘食美而养浓也。其甚益脾养胃者,无过粳与粟也,故南人食粳,北人食粟,虽地方种时相宜,实亦本于此也。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yg1147@outlook.com

中医书籍:冯氏锦囊秘录

上一节:糯米

下一节:莺粟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