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 - 杂症大小合参卷二十 - 冯氏锦囊秘录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冯氏锦囊秘录

《冯氏锦囊秘录》- 杂症大小合参卷二十 - 医案

作者:冯楚瞻 朝代:清代 阅读数:20人阅读

   山西翰院冯老先生,余之通谱老叔也。有三令孙年三岁,平时面色 白,囟门宽大,颅骨开解,余劝以服药调理,叔以为无病忽之,未几随母归宁于外祖侍讲田老先生家,无故一夜忽发微喘,不能睡倒,抱起稍可,至第二三日,虽抱起而喘急不减矣。渐渐喘势愈凶,出多入少,两腿进急,乃即送回,招余视之,已知根本之病发作矣。理直用病上疗下之法,恐以纯阳之子为执,不肯轻服是药,则无治法矣。不得已从权设词云∶喘以多日,肺已虚矣。虚则补母,理之常也。宜以人参钱余,配生脉饮作汤,化服启脾丸一大丸,当渐愈也。余急归寓,以八味丸杵作大丸代之,服后其喘日减一日,四五日后喘症悉平,精神倍长,叔喜而索余之启脾丸方,余笑而不语,索之愈急,乃不得已白之,叔甚骇异,复曰∶如果八味丸,我家藏尚有,可服之否?余曰∶方同力同,何不可服,乃日以一钱五分生脉饮化服。如是两月,囟门与颅骨俱为长满矣。时二令孙滑泄半载,肌肉瘦削,脾胃之药,备尝无效,乃出余视。余曰∶久痢不已,脾胃之中气固虚,而肾家之下元更虚,闭藏之司失职矣。当勿事脾而事肾可也。亦以八味丸,用人参炒老米,同煎汤化服,当自愈也。幸以余言是诺,照法服之,不一月而痊愈,可见用药引子亦不可忽,同一八味,一用生脉饮,引至金木二脏而阴生,一用人参老米汤,引至脾肾两家而阳生,奏功回别,故曰∶引子,古人因义命名,今人何罔顾名察义。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yg1147@outlook.com

中医书籍:冯氏锦囊秘录

上一节:医案

下一节: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