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母草 - 杂症痘疹药性主治合参卷三十八草部中 - 冯氏锦囊秘录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冯氏锦囊秘录

《冯氏锦囊秘录》- 杂症痘疹药性主治合参卷三十八草部中 - 益母草

作者:冯楚瞻 朝代:清代 阅读数:10人阅读

   禀地中阳气以生,感天之春夏之气而成,味辛、苦,微寒,微温,无毒。入手足厥阴经。补而能行,辛散而兼润者也。午月五日收采,阴干,如入行瘀去滞药内宜生用。如入调补安胎药中宜蜜酒,拌蒸晒干焙用。

   益母草,一名茺蔚。补而能行,辛而能润,总调胎产诸症,去死胎,安主胎,行瘀血,生新血,主欲产胎滞而不行,疗新血血滞而不利,行血活血而不伤,已产未产之良剂,通为治血之需。更有调气之意,治小儿疳痢,敷疔肿乳痈,汁滴耳中,又治 耳。

   醋调细末,堪为马啮,制硫磺,解蛇毒,多服消肿下水,久服益精轻身。子味相同,亦理胎产,善除目翳,易去心痛,但茺蔚虽谓有活血行气补阴之功,然用其通利之性则可,求其补益之功尚未也。况即有行血除水通利之力,则益母不益子之义已寓于中。兼归芍地黄则无损矣。凡崩漏瞳神散大者禁用。

   李时珍曰∶益母根茎花叶实皆可用,若治血分风热明目调经用子为良,若胎产疮肿消水,行血则可并用,盖根茎花叶,专于行子则行中有补也。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yg1147@outlook.com

中医书籍:冯氏锦囊秘录

上一节:巴戟天

下一节:紫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