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补泻说 - 卷二针灸门 - 普济方·针灸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普济方·针灸

《普济方·针灸》- 卷二针灸门 - 论补泻说

作者:朱梓 朝代:明·永乐四年 阅读数:41人阅读

   黄帝问邪气在经。其病如何。取之奈何。岐伯对曰。邪之在经。如水得风。波涌陇起。

   其行脉中。循循然其中手也。时大时小。动无常处。在阴与阳。不可为度。卒然逢之。早遏其路吸则纳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候。故呼引针。呼尽乃去。火气皆出。故命曰泻。帝又问曰。不足者补之奈何。对曰。先必扪而循之。切而散之。

   推而按之。弹而怒之。抓而下之。通而取之。外引其门。以闭其神。呼尽纳针。静以久留。

   以气至为故。如待所贵。不知日暮。其气以至。适而自护。候吸引针。气不得出。各在其处惟阖其门。令神气存。大气留止。故命曰补。

   端效方曰。古人云。灸熨 蒸。助阳退阴。方宜法异。自北南亨。穴真灸当。疾瘳蒸熨阳冲气壮。辛甘汤液。内外相应。卒暴阴寒。为病甚笃。先贤哲知。尚犹诫慎。消详上世。遗风垂范。再思可矣。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yg1147@outlook.com

中医书籍:普济方·针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