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 - 卷十六针灸门 - 普济方·针灸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普济方·针灸

《普济方·针灸》- 卷十六针灸门 - 病

作者:朱梓 朝代:明·永乐四年 阅读数:38人阅读

   治小儿 法。上将儿坐礁头祝之曰。坐。汝令儿某甲阴囊 。故灸汝三七二十一枚。灸讫。便牵小儿令雀头向下者。囊缝当阴头。灸缝上七壮即消已验。艾炷。 簪头大耳。

   治小儿气 。灸厥阴大敦。左灸右。右灸左。各一壮。

   治小儿胎疝痛。不得乳。穴筑宾治小儿卒疝。呕逆足寒喉干。腹肿。内踝前痛。淫泺 酸。腋下肿。穴太冲(又云疗小腹痛。小便不利如淋)。

   治小儿偏坠。若非胎中所有。在后生者(出济生拔粹)。灸茎下肾囊前中门强子上。七壮即愈。

   治小儿疝气。阴囊核肿痛。如一岁儿患。向阴下缝纹下有血灸三壮。瘥。如五岁儿以上患。即从阴上。有穴。灸之即愈。又法灸大敦七壮。瘥。

   治小儿胎产疝。卵便肿重者。灸囊后缝十字文。当上三壮。春灸夏效。夏灸秋效。秋灸冬效。冬灸春效。

   治小儿阴肿。灸内昆仑二穴。三壮。即太溪穴。

   治小儿阴疝。肿发。便肿痛。灸足大指本节三炷。随痛左右灸之。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yg1147@outlook.com

中医书籍:普济方·针灸

上一节:大小便病

下一节:杂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