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 - 卷八针灸门 - 普济方·针灸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普济方·针灸

《普济方·针灸》- 卷八针灸门 - 穴

作者:朱梓 朝代:明·永乐四年 阅读数:37人阅读

   

   少冲二穴

    木也。一名经始。在小指内廉端(名下作则)。去爪甲角如韭叶。针一分。

   灸三壮。明堂云。灸一壮。又云。灸三壮。主烦心。上气卒心痛。悲恐畏人。善惊喜言。手拳不得伸。掌中热痛也。秦承祖明堂云。兼主惊痫吐舌沫出也。千金杨女操同。铜人经云。

   手少阴脉之所出也。为井。治热病烦满。痰冷少气。胸中痛。口中热。咽中酸。乍寒乍热。

   手挛不伸。掌痛引肘腋痛。西方子云。主热病。心闷而汗不出。及主身热如火。浸淫烦满。

   舌本痛。咽酸太息。

   

   少府二穴

    火也。在手小指本节后陷中。直劳宫(劳宫在手中)。针二分。灸七壮明堂云。三壮。铜人经云。手少阴脉之所流也。为荥。治烦满少气。悲恐畏人。臂酸。掌中热肘腋挛急。胸中痛。手拳不得伸。西方子云。在手小指大节后陷者中。直劳宫。主嗌中。

   有气如息肉状。主小便不利。便癃。主数噫恐悸。气不足。主阴痛。实时梃长。寒热。阴暴痛。遗尿偏虚则暴痒气逆。明堂云。主 疟久不愈。

   

   神门二穴

    土也。一名兑冲。在掌后兑骨端陷中。灸七壮。炷如小麦。针二分。

   留七呼。铜人经云。手少阴脉之所注也。为 。治疟心烦甚。欲得饮冷。恶寒则欲处温。咽干不嗜食。心痛数噫恐悸。少气不足。臂寒。喘逆。身热狂悲哭。呕血少气遗溺。大人小儿五痫西方子云。笑若狂手掣挛挛。主喉痹。

   

   阴 二穴

    在掌后脉中。去腕五分。针三分。灸七壮。铜人经云。治失音不能言洒淅振寒。厥逆心痛。霍乱胸中满。衄血。惊恐。西方子云。在掌后动脉中。主气惊。

   

   通里二穴

    在腕后一寸陷中。针三分。灸三壮。明堂云。灸七壮。主头目眩痛。

   悲恐畏人。肘腕酸重。及暴喑不能言语。铜人经云。主热病。卒心中懊 。数欠频伸。悲恐。目眩头痛。面赤而热。心悸。肘 臂痛。实则皮肿。虚则不能言。苦呕喉痹。少气遗溺。西方子云。主热病先不乐数日烦心。

   

   灵道二穴

    金也。去掌后一寸半。或一寸。灸三壮。针三分。铜人经云。手少阴脉之所行也。为经。治心痛悲恐。相引螈 。肘挛柱满。暴喑不能言。

   

   少海二穴

    水也。一名曲节。在肘内廉节后。又云。肘内大骨外。去肘端五分。

   屈肘得之。针三分。灸三壮。甄权云。屈手向头取之。治齿寒。脑风头痛。不宜灸。针五分。明堂云。在肘内横纹头。屈手向头取之陷者宛宛中。甲乙经云。穴在肘内廉节后陷中动脉应手针二分。留三呼。泻五吸。不宜灸。下经云。灸五壮。素注云。五壮。铜人经云。手少阴脉之所入也。为合。治寒热齿龋痛。目眩发狂。呕吐涎沫。项不得回顾。肘挛。腋胁下痛。

   四肢不得举。又云。疗腋下瘰 痹痛。屈伸不得。风痹疼疰病。西方子云。主头痛汗出。寒热。不恶寒。及主肩臂不举。不能带衣。项强急痛。不可以顾。主气逆。呼吸噫。呕哕。羊癫疾。羊痫吐舌沫出。羊鸣戾颈。主手臂挛。主疟振寒。项痛引肘腋痛。引小腹中及目黄胁痛。铜人经云。灸三壮。明堂下经。素问注。皆云。灸五壮。上经甄权皆云。不宜灸。亦可疑矣。非大急。亦不必灸。

   

   青灵二穴

    在肘上三寸。伸肘举臂取之。灸七壮。明堂下经云。灸三壮。铜人经云。治肩臂不举。不能带衣。头痛振寒。目黄胁痛。

   

   极泉二穴

    在腋下筋间。动脉入胸。灸七壮。针三分。铜人经云。治心痛干呕。

   四肢不收。咽干烦渴。臂肘厥寒。目黄胁下满痛。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yg1147@outlook.com

中医书籍:普济方·针灸

上一节:

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