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一子脉义 - 卷之五道集脉神章中 - 景岳全书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景岳全书

《景岳全书》- 卷之五道集脉神章中 - 通一子脉义

作者:张介宾 朝代:明 阅读数:25人阅读

   凡内出不足之证,忌见阳脉,如浮洪紧数之类是也。外人有余之病,忌见阴脉,如沉细微弱之类是也。如此之脉,最不易治。

   一、凡有余之病,脉宜有力有神,如微涩细弱而不应手者,逆之兆也。凡不足之病,脉宜和缓柔软,若洪大搏击者,亦为逆也。

   一、凡暴病脉来浮洪数实者为顺,久病脉来微缓软弱者为顺。若新病而沉微细弱,久病而浮洪数实者,皆为逆也。凡脉证贵乎相合,设若证有余而脉不足,脉有余而证不足,轻者亦必延绵,重者即危亡之兆。

   一、经曰∶脉小以涩,谓之久病,脉浮而滑,谓之新病。故有余之病,忌见阴脉;不足之病,忌见阳脉。久病忌见数脉,新暴之病而见形脱脉脱者死。

   一、凡元气虚败之证,脉有微极欲绝者,若用回阳救本等药,脉气徐徐渐出渐复者,乃为佳兆;若陡然暴出,忽如复元者,此假复也,必于周日之后,复脱如故,是必不治之证。若全无渐复生意者,自不必治。若各部皆脱,而惟胃脉独存者,犹可冀其万一。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yg1147@outlook.com

中医书籍:景岳全书

上一节:通一子脉义

下一节:通一子脉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