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 - 卷之六十四春集外科钤古方 - 景岳全书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景岳全书

《景岳全书》- 卷之六十四春集外科钤古方 - 外科

作者:张介宾 朝代:明 阅读数:26人阅读

   

   蒲公英酒

   (百五)治乳痈吹乳,不问已成未成皆可用。

   用蒲公英一握,捣烂,入酒半钟,取酒温服, 贴患处,甚者不过三五服即愈。

   

   远志酒

   (百六) 能托散诸毒,治女人乳痈尤效。

   远志(不拘多少,用米泔浸洗,捶去心)上为末。每服三钱,用好酒一钟调,迟少顷,澄清饮之,以滓敷患处。

   

   牛膝酒

   (百七)治杨梅风毒,腰痛。

   牛膝 川芎 羌活 五加皮 杜仲 甘草 地骨皮 薏仁(各一两) 生地黄(十两)海桐皮(二两)上 咀,用帛裹入无灰酒浸二七日,夏月三五月。每服一杯,日三五次。

   

   消瘿酒

   (百八)昆布(三钱) 海藻(五钱) 沉香 雄黄(各一钱,研末) 海螵蛸(二钱)上为咀,用好酒一升汤煮。任意每服一二钟,或浸十余日亦可饮。

   

   桑枝煎

   (百九)大治口渴。

   取嫩桑枝细切一升炒,以水三升,煎一升。日服三五剂,更多尤妙。《抱朴子》云∶疗风痹干燥,臂痛香港脚,四肢拘挛,上气眩晕。久服补肺消食,利小便,轻身,耳目聪明,令人光泽,其功不能尽述。

   

   神仙截法

   (百十)治痈疽发背、一切恶疮,预服则毒瓦斯不入内。

   真麻油 一斤,银器内熬十数沸,候冷。

   上用酒两碗,入油五盏。通口热服,一日用尽,缓则数日服之。吴安世云∶吾家三世用之,无有不效。又闻猎者云∶凡中药箭,急饮麻油,药毒即消,屡用甚 。按∶上方凡大便秘结而毒蓄于内者,最宜用之以疏通其毒。若阴毒及大便不实者,乃非所宜。

   

   砭法

   (百十一)治丹毒疔疮红丝走散,或时毒瘀血壅盛。用细瓷器击碎,取有锋 者一块,以箸一根,劈开头尖夹之,用线缚定,两手指轻撮筋尾,令瓷 正对患处,约悬寸许,再另用箸一根频击箸头,令毒血遇刺皆出,毒自减退。若毒瓦斯入腹膨胀者难治。

   

   刺少商穴

   (百十二) 治咽喉急痛。

   穴在手大指内侧去瓜甲角如韭叶,刺入二分许,以手自臂勒至刺处,出血即消。若重而脓成者,必须针患处,否则难治。

   

   洪丞相蜞针法

   (百十三) 凡痈疡势 毒盛,血凝不散者,宜用此法以杀其势。

   治痈初作,先以笔管一个,入大蚂蝗一条,以管口对疮头使蜞吮,恶血得去其毒即散。

   如疮大,须换三四条。若吮正穴,蜞必死矣,屡试屡效。若血不止,以藕节上泥涂之即止。若疮头未明,以井边泥涂上,先干处即是。

   

   骑竹马灸法

   (百十四)治一切疮疡,无有不愈。

   其法令病患以手肘凭几而坐,男左女右,将手臂竖起要直,乃用竹篾一条,自臂腕中曲处横纹间量起,贴肉直上至中指尖尽处截断为则,不量指甲。另用竹扛一条,令病患脱衣正身骑定,前后用两人扛起,令病者脚不着地,仍使人扶定,勿令伛偻,却将前量臂篾从竹扛上尾 骨坐处,直贴脊背量至蔑尽处记之,此取中之处,非灸穴也。又用薄篾量男左女右手中指节两横绞处,截为同身寸法,将此寸蔑即安前脊中点记处,两边各开一寸,尽处即是灸穴,各灸五七壮。疽发于左则灸右,疽发于右则灸左,两边俱甚则左右皆灸。盖此穴乃心脉所过之处,凡痈疽皆心火之留滞,灸此则心火流通而毒自散矣,有起死回生之功,屡试屡验。

   

   神仙隔蒜灸法

   (百十五)治一切痈疽疮毒大痛,或不痛,或麻木,及治痘疔毒瓦斯炽盛,使诸痘不能起发,已起发者不能灌脓,已灌脓者不能收靥等证。如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其毒随火而散,此攻散郁毒从治之法也,大有回生之功。其法用大蒜头去皮切三分浓,按疮头上,用艾炷于蒜上灸之,五壮换蒜复灸,或三十壮,或一二百壮,愈多愈妙。未成者即消,已成者亦杀其大势,不能为害。如疮大用蒜捣烂摊患处,将艾铺上烧之,蒜败再换。

   或阴毒紫白色,不起发,不痛,不作脓者,尤宜多灸,仍服托里之剂。如灸后仍不痛,或不作脓,不起发者不治,此气血虚极也。

   

   附子饼

   (百十六)治溃疡气血俱虚,不能收敛,或风寒袭之,以致血气不能营运,皆令不敛。用炮附子去皮脐研末,以唾津和为饼,置疮口上,将艾炷于饼上灸之,每日灸数壮,但令微热,勿令痛,如饼干,再用唾津调和,务以疮口活润为度。

   

   豆豉饼

   (百十七) 治疮疡肿毒硬而不溃,及溃而不敛,并一切顽疮恶疮。用江西豆豉饼为末,唾津和作饼子,如钱大,浓如三文钱,置患处,以艾炷于饼上灸之,干则再易。如灸背疮,用漱口水调饼覆患处,以艾铺饼上灸之。如未成者即消,已成者亦杀其大毒。如有不效,必气血虚败也。

   

   木香饼

   (百十八)治一切气滞结肿或痛,或闪肭,及风寒所伤作痛,并效。

   木香(五钱) 生地黄(一两)上以木香为末,生地黄杵膏和匀,量患处大小作饼,置肿处,以热熨斗熨之。

   

   香附饼

   (百十九)治瘰 流注肿块,或风寒袭于经络,结肿或痛。

   用香附为末,酒和量疮毒大小作饼,覆患处,以热熨斗熨之。未成者内消,已成者自溃。

   若风寒湿毒,宜用姜汁作饼。

   

   神效桑枝灸

   (百二十)治发背不起,或瘀肉不溃,此阳气虚弱。用桑枝燃着,吹熄其焰,用火灸患处片时,日三五次,以助肿溃。若腐肉已去,新肉生迟,宜灸四畔。其阴疮瘰 ,流注疮,恶疮久不愈者,亦宜用之。大抵此法,未溃则解热毒,止疼痛,消瘀肿,已溃则补阳气,散余毒,生肌肉。若阳证肿痛,甚或重如负石,初起用此法,出毒水即内消;其日久者用之,虽溃亦浅,且无苦楚。惜患者不知有此,治者亦不肯用此也。

   

   神效葱熨法

   (一二一)治流注结核,骨痈鹤膝,肢体肿块,或痛或不痛。或风寒袭于经铬,流注肢体,筋挛骨痛。或跌扑损伤,止痛散血消肿之良法。或先用隔蒜灸法而余肿未消,最宜用熨,以助气血而行壅滞,其功甚大。用葱头钿切,杵烂炒热敷患处,冷即易之,再或热熨数次,肿痛即止,其效如神。或用葱煎汤,熏洗伤处亦妙。或用葱一大把,束其数节,切为薄饼置患处,用热物熨之,或铺艾灸之亦可,必易饼多熨为妙。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yg1147@outlook.com

中医书籍:景岳全书

上一节:外科

下一节: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