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阵 - 卷之五十五宇集古方八阵 - 景岳全书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景岳全书

《景岳全书》- 卷之五十五宇集古方八阵 - 攻阵

作者:张介宾 朝代:明 阅读数:21人阅读

   (仲景)

   大承气汤

    治阳明太阴伤寒,谵语,五六日不大便,腹满烦渴,并少阴舌干口燥,潮热脉实者。刘河间加甘草,名三一承气汤。

   大黄(四两) 浓朴(半斤) 枳实(五枚) 芒硝(三合)上以水一斗,先煮浓、枳二物取五升,去滓,纳大黄,煮取二升,去滓,纳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仲景)

   小承气汤

    治病在太阴,无表证,汗后潮热狂言,腹胀脉实,六七日不大便,喘满者。

   即前大承汤减去芒硝。

   (仲景)

   调胃承气汤

    治太阳、阳明不恶寒,反恶热,大便秘结,日晡潮热者。凡阳明病有一证在经者,当解肌;入腑者,当攻下。

   大黄 芒硝 甘草(各五钱,此从近法)每服三、五钱,水一大盏,煎七分,温服。

   (仲景)

   桃仁承气汤

    治伤寒蓄血,小腹急,大便黑而不通。

   桃仁(十二枚,去皮尖) 官桂 甘草(各一钱) 芒硝(三钱) 大黄(半两或一两,此从近法)上 咀,作一服或分二服。水一大盏,煎七分,温服。

   《良方》

   桃仁承气汤

    治瘀血小腹作痛,大便不利,或谵语口干,漱水不咽,遍身黄色,小便自利,或血结胸中硬满,心下手不可近,或寒热昏迷,其人如狂。

   桃仁(半两,去皮尖) 大黄(炒,一两) 甘草(二钱) 肉桂(一钱)上姜、水煎,发日五更服。

   

   当归承气汤

    治燥热里热,火郁为病,或皮肤枯燥,或咽干鼻干,或便溺结 ,通宜此方。

   当归 大黄(各四钱) 甘草 芒硝(各二钱)上 咀。入姜煎服。

   (仲景)

   大柴胡汤

    表证未除,里证又急,汗下兼行用此。

   柴胡(半斤) 半夏(半升) 黄芩 芍药(各三两) 生姜(五两,切) 枳实(四枚) 大黄(二两) 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陶氏)

   六一顺气汤

    以代大小承气、大柴胡、大陷胸等汤之神药也。此汤治伤寒热邪传里,大便结实,口燥咽干,怕热谵语,揭衣狂走,斑黄阳厥,潮热自汗,胸胁满硬,脐腹疼痛等证,效不尽述。

   大黄 枳实 黄芩 浓朴 柴胡 甘草 芍药 芒硝水煎服。欲峻者,大黄后入。凡伤寒过经,及老弱或血气两虚之人,或妇人产后,有下证,或有下后不解,或表证尚未除而里证又急,不得不下者,用此汤去芒硝下之则吉。盖恐硝性峻急,故有此戒。经云∶转药孰紧?有芒硝者紧也。今之庸医,不分当急下、可少与、宜微和胃气之论,一概用大黄、芒硝乱投汤剂下之,因兹枉死者多矣。仲景云∶荡涤伤寒热积皆用汤液,切禁丸药,不可不知也。

   (仲景)

   大陷胸汤

    治大结胸手不可按。

   大黄(四钱) 芒硝(三钱) 甘遂末(二分,此从近数)用水一钟半,先煎大黄至一钟,纳芒硝,煎一二沸去 ,纳甘遂末和匀服,得利则止。此药极峻,必不得已而用之。原方用大黄六两、芒硝一升、甘遂末一钱,水六升,如前法煮二升,分二服。得快利,止后服。

   

   小陷胸汤

    方在寒阵。

   治小结胸,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

   (河间)

   大黄汤

    治泻痢湿热邪盛,脓血稠粘,里急后重,日夜无度者。

   大黄(一两)上细锉,好酒二大盏浸半日。煎至一盏半,去大黄,分二服,顿服之。痢止,一服;如未止,再服,以利为度,服芍药汤以和之。痢止,再服黄芩汤和之,以撤其毒。

   《外科》

   大黄汤

    方在外科。

   治肠痈小腹坚肿。

   《金匮》

   大黄甘草汤

    治食已即吐。按此汤必下焦胀实,大便秘结不通,而格拒吐食者方可用之。若因胃虚而食已即吐者,此则大非所宜,用者不可误认。

   大黄(四两) 甘草(一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金匮》

   大黄硝石汤

    治黄胆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表和里实者宜用之。

   大黄 黄柏 硝石(各四两) 栀子(十五枚)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纳硝,更煮取一升,顿服。

   《金匮》

   栀子大黄汤

    治酒疸心中懊 ,或热痛。

   栀子(十四枚) 大黄(一两) 枳实(五枚) 豉(一升)上用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

   (河间)

   防风通圣散

    治诸风潮搐,手足螈 ,小儿急惊便结,邪热暴甚,肌肉蠕动,一切风热疥痢等疾。

   防风 川芎 当归 芍药 麻黄 连翘 蒲荷叶 大黄 芒硝(各五钱) 石膏 黄芩 桔梗(各一两) 滑石(三两) 甘草(二两) 荆芥 白术 栀子(各二钱半)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一大钟,生姜三片,煎六、七分,温服。《医统》方各五分,用水二钟煎服。痰嗽加半夏;闭结加大黄二钱;破伤风加羌活、全蝎各五分。此方有四∶贾同知方无芒硝;崔宣武方无芒硝,有缩砂;《疠疡机要》有白芷、蒺藜、鼠粘子、甘草。

   

   双解散

    方在痘疹。治痘疹表里俱实。

   

   牛黄双解散

    方在外科。治便痈热毒,大小便秘。

   《局方》

   凉膈散

    泻三焦六经诸火。

   大黄 朴硝 甘草(各一钱) 连翘(一钱半) 栀子 黄芩 蒲荷(各五分)水一钟半,加竹叶七片,煎八分,入蜜一匙,和匀服。

   (东垣)

   凉膈散

    方在痘疹。

   解痘疹内热良方。

   (陶氏)

   黄龙汤

    治热邪传里,胃有燥粪结实,心下硬痛而下利纯清水,身热谵语发渴。

   此非内寒而利,乃因汤药而利也,名曰积热利证,宜急下之。身有热者,宜用此汤;身无热者,宜六一顺气汤。医家有不识此证者,便呼为漏底伤寒,即用热药止之者,是犹抱薪救火也,误人多矣。

   大黄 芒硝(老弱者去此) 浓朴 甘草 人参 当归水一钟半,生姜三片,枣二枚,煎服。

   《良方》

   黄龙汤

    方在妇人。治妊妇感冒风寒,热入胞宫,寒热如疟。

   (钱氏)

   黄龙汤

    方在小儿。治小儿感冒发热,或寒热往来。

   (子和)

   玉烛散

    治血虚有滞,或妇人经候不通,腹胀作痛。此四物汤对调胃承气汤也。

   当归 川芎 芍药 地黄 大黄 芒硝 甘草(各等分)上 咀。水煎服。甚者倍用大黄。

   

   四顺清凉饮子

    治大人小儿血脉壅实,脏腑生热,面赤烦渴,睡卧不宁,大便秘结。

   大黄 当归 芍药 甘草(各等分)上 咀。水煎服。

   《元戎》

   四物汤

    治脏结秘涩。

   当归 熟地黄 川芎 白芍药 大黄(煨) 桃仁(各等分)上用水煎,或丸服亦可。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yg1147@outlook.com

中医书籍:景岳全书

上一节:补阵

下一节:攻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