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伤寒论方解 - 【上篇】荣气本病方
【桂枝汤】芍药、 桂枝、 炙甘草、 生姜 、大枣。
荣气疏泄则汗出,胆经不降相火上逆则发热,鼻鸣干呕荣卫分离则头痛项强。发热汗出,津液必伤,表阳必虚。荣卫分离,中气必虚。芍药降胆经、降相火、敛荣气之疏泄,炙草补中,姜枣补中生津,桂枝调荣卫实表阳也。风伤卫气,卫气减少,荣气加多,故荣气与卫气分离而荣现疏泄之病。缓脉乃疏泄向外之象。
原方分量载在世行本《伤寒论》。原方一两,可同今之一钱。枣有大小不同,原方十二枚,可用今之六钱。
【附:桂枝汤方】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
上五味, 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取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取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不汗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引自《伤寒论》,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