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金匮方解篇 - 内伤腹满寒疝宿食
附子粳米汤。
附子三钱, 粳米六钱, 炙甘草二钱, 大枣六钱 ,半夏六钱。
治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肋逆满,呕吐者。
内寒阻碍木气,木气冲击,则雷鸣切痛,胸肋逆满,而兼呕吐。附子温寒,粳米草枣补中气,半夏降逆气也。
大建中汤。
干姜四钱, 蜀椒二钱 ,人参三钱。
治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食,腹皮起有头足上下,痛不可触近者。
寒极而木气郁冲,则胸中大痛,腹皮痛不可触,而有头足上下。姜椒温寒,人参补中气补津液也。姜椒并用,燥热伤津,人参补气生津,是为大法。痛有头足上下,木气寒极郁动之象。
赤丸。
乌头二钱, 茯苓四钱, 半夏四钱, 细辛一钱, 朱砂不拘多少为衣。
治寒气厥逆,手足逆冷者。 阳败内寒,故四肢逆冷。附子细辛回阳温寒,茯苓半夏除湿气。朱砂护心火也。
大黄附子汤。
大黄三钱, 附子三钱 ,细辛二钱。
治肋下偏痛发热,脉弦紧者。
弦紧为寒,偏痛者,寒积也。紧乃聚结之象。发热者,内寒而阳气外越也,大黄附子细辛,温下寒积也。寒积故用温下之法。此肋下偏痛,多系右肋。
厚朴七物汤。
厚朴八钱, 枳实二钱 ,大黄二钱 ,桂枝二钱, 甘草二钱, 大枣五钱, 生姜五钱。
治腹满痛,发热脉浮数,饮食如故者。 腹满痛为内实里证,发热脉浮为外感表证。表里并见,当先解表,然后攻里。此伤寒之定法。然伤寒表病,饮食不如故。且必身痛项强。今饮食如故,身不痛项不强,虽脉浮发热而腹满痛,自应以里证为主。故宜厚朴枳黄以攻里实,桂草姜枣以和表起也。
厚朴三物汤 。
厚朴八钱, 枳实二钱, 大黄三钱。
治腹痛而闭者。 腹痛而大便不通,内热必实。宜厚朴枳实大黄以下实,不宜温下之法也。
大承气汤(方见前)。
治腹满不减者。 内寒则腹满时减时满。今腹满虽少减,而不足言减。此非内寒,而系内实。当用大承气下其实也。大承气汤下内实,必有腹满痛拒按之证。
大柴胡汤 。
柴胡五钱 ,黄芩三钱 ,芍药三钱 ,半夏八钱 ,生姜五钱, 大枣六钱, 枳实二钱, 大黄二钱。
治按之心下满痛者。 按之心下满痛,此为少阳胆经,郁阻阳明胃腑,经腑相逼之实证。然实在胃腑,不在胆经。故用枳实大黄,以下胃腑,而以柴芩芍半姜枣和少阳之经也。少阳胆经无实证。
大乌头煎 。
大乌头八钱。
治寒疝绕脐痛,手足厥冷,发则白津出,脉沉紧者。 肝肾寒极,则痛绕脐,手足厥冷,而脉沉紧。白津出者,肾气无阳而精自下也。沉紧乃寒极不运之象,乌头温补肾阳以生肝木也。
乌头桂枝汤。
乌头八钱, 桂枝三钱 ,芍药三钱, 炙草三钱 ,生姜三钱, 大枣六钱。
治寒疝腹痛,手足不仁,身体疼痛逆冷者。
肝肾皆寒,荣卫阳气运达不到,故病如此。桂枝汤以和荣卫,乌头补肝肾之阳,以达全身也。
当归生姜羊肉汤。
当归三钱 ,生姜三钱, 羊肉四两。
治寒疝腹痛肋痛里急者。 肝经血寒,肝阳下陷,升不上来,故现以上诸病。当归羊肉生姜温肝血补肝阳也。
大承气汤(方见前)。
治有宿食,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者。
食宿阻塞,中气不运,故脉涩。故当下之。浮大二字是陪辞。注意反字。然必腹痛无有轻时按之更痛,然后可下。如脉数而滑,为有宿食,下利不欲食,亦有宿食,皆宜下之。滑有沉实之意。
瓜蒂散。
瓜蒂一分, 赤小豆三分, 此赤小豆乃半黑半红者,红如朱黑如漆。
治宿食在上脘者。 宿食在上脘,当用吐法。瓜蒂与赤小豆均味苦有毒,服下之后,胃不能留,故吐出。宿食亦即随之吐出。非此二物能将宿食吐出也。宿食在上脘,若误下之,中气受伤,食仍在胸,则下利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