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枣仁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 古方中篇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古方中篇 - 酸枣仁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作者:彭子益 朝代:清末民初 阅读数:25人阅读

   酸枣仁四钱, 川芎三钱, 知母二钱 ,炙甘草三钱 ,茯苓三钱。

   治虚劳虚烦不得眠, 脉象虚浮者。

   此升肝以降胆之法也。人身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阳入于阴者,相火下行,须得胆经右降,胆经不降, 多由于热。此病之胆经不降,则由于胆经之寒。肝胆升降,互为其根。胆经降则肝经升,胆经升则肝经降,肝阳弱而升气不足,胆经可遂寒而不降。

   方用川芎温补肝阳以助上升,以培胆经不降之根源。酸枣仁补胆经相火,以助胆经下降之气。胆经不降,则生虚烦。烦者热也,知母以清虚热,使胆经易于下降。胆经不降,相火外泄,土气必湿,土湿则胆经更无降路,茯芩去土湿以通胆经降路, 甘草培中气之旋转以降胆经。枣仁川芎,皆温补木气之热之药,知母则引木气之热下行之药。

   此方与小建中汤证,为对照的治法。芍药性寒,川芎性热,胆木气热不降,故用芍药以降胆经, 胆木气寒不降, 故用川芎温升肝经以降胆经,肝经木气阳升,胆经木气自然不寒。此为治木气之对照治法中的亘根治法。小建中汤清降胆经,肝经自升。此方温升肝经,胆经乃降也。脉象虚浮者,阳气不降之象。虚者,肝阳不足之象。

   人身中气旋转,最密最速之时,唯在睡卧酣甜之候。如人一夜不眠,次早膝冷如冰,精神不振,饮食不甘,形成废人。一旦得睡,膝即温暖。醒来之后,精神健壮,饮食甘美,前后判若两人,中气增减的关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