葶苈大枣泻肺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 古方中篇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古方中篇 - 葶苈大枣泻肺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作者:彭子益 朝代:清末民初 阅读数:27人阅读

   葶苈三钱, 捣末熬令黄色,大枣一两掰,先煎大枣去渣,入葶苈调服,治肺痈喘不得卧,口燥胸痛,脉涩数者。

   此治局部形质病之在上者之法也。肺痈之病,中虚而肺胃上逆。肺胃俱逆,胆经相火必不降。相火不降,将肺间津液熏灼成痰。熏灼即久,肺的形质即生脓成痈。于是气不降而发喘,津液变脓而口燥。肺被痈伤,故不能卧而胸痛。

   此方葶苈下脓,大枣补津液补中气。不用灸草而用大枣如此之重者,葶苈下脓, 极伤中伤,极伤津液。大枣津液极多又能补中也。肺痈之人, 津液损伤, 血管干涩。炙草补中,力大性横不宜也。脉象数,中气虚。脉象涩,津液少也。

   此方与肠痈二方,为对照的治法。在上之病,用中气药,在下之病,不用中气药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