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厥阴肝脏本病方 - 伤寒论方解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伤寒论方解 - 【中篇】厥阴肝脏本病方

作者:彭子益 朝代:清末民初 阅读数:27人阅读

   【当归四逆汤】当归、 桂枝、 芍药 、细辛、 通草、 炙草、 大枣。

   不下利,不汗出,仅四肢厥冷脉细,无内寒阳亡的关系,只是血脉不充,木气不润,中虚而经气不达耳。当归桂枝芍药温血调木,炙草大枣补中,细辛通草通经也。

   【附:当归四逆汤方】当归三两,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细辛三两 ,甘草二两(炙),通草二两 ,大枣二十五枚(擘,一法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若手足厥冷,脉细欲绝,而平日旧有久寒者,于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以温内寒也。

   【附: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当归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通草二两 ,大枣二十五枚(孽), 桂枝三两(去皮), 细辛三两, 生姜半斤(切), 吴茱萸二升。

   上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滓,温分五服(一方,水酒各四升)。

   【吴茱萸汤】吴茱萸、 人参、 生姜、 大枣。

   厥阴肝木寒极无阳,以致胆胃皆寒。故干呕、吐涎沫、头痛、吐利、肢厥、烦躁欲死。胆肝皆寒,木气拔根,中气大虚,故烦躁欲死。吴茱萸温降木气,生姜降胃,参枣补中。

   【附:吴茱萸汤方】吴茱萸一升(洗),人参三两, 生姜六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茯苓甘草汤(方见前)】厥而心悸,悸乃心下有水,宜先用茯苓炙草以去水,然后可用温药以治厥。不先治水而用温药以治厥,温药将水蒸入胃中,必作利也。

   【四逆汤(方见前)】呕而脉弱,小便复利,复利者,言尿多也。脉弱而呕,阳亡于上,尿多阳亡于下,身微热,阳亡于外。若加肢厥,是阳亡不复,是为难治。宜四逆汤以回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