颤振 - 卷之十一肝胆部破伤风 - 医学纲目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纲目

《医学纲目》- 卷之十一肝胆部破伤风 - 颤振

作者:楼英 朝代:明 阅读数:4人阅读

   颤,摇也。振,动也。风火相乘,动摇之象,比之螈 ,其势为缓。《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掉即颤振之谓也。又曰∶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热。鼓栗亦动摇之意也。此症多由风热相合,亦有风寒所中者,亦有风挟湿痰者,治各不同也。(常见此症多于伤寒,热病痢疾中兼见者,多是热甚而然,虚亦有之。

   背战摇振动轻利而不痿弱,比之中风 曳牵动重迟者,微有不同。)星附散 治中风虽能言,口不 斜,手足 曳者。

   天南星 半夏(以上俱用姜制) 人参 黑附子(去皮脐) 白附子 茯苓 川乌(去皮脐) 僵蚕没药(各等分)上 咀,每服五钱,水酒各一盏,煎八分,热服并进,得汗为度。

   独活散(见前螈 条。)〔《千》〕金牙酒 疗积年八风五疰,举身 曳,行步跛 ,不能收持。

   金牙(碎如米粒,用小绢袋盛) 地肤子(无子,用茎叶。一方用蛇床子) 熟地 蒴 根 附子 防风细辛 莽草(各四两) 川椒(四合) 羌活(一斤)一方用独活。

   上十味, 咀,盛以绢袋,用酒四斗,于瓷器中渍,封固勿令泄气,春夏三四宿,秋冬六七宿,酒成,去滓,日服一合,常令酒气相接,不尽一剂,病无不愈。

   

中医书籍:医学纲目

上一节:

下一节:产后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