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赤 - 卷之十四肝胆部闭癃遗溺 - 医学纲目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纲目

《医学纲目》- 卷之十四肝胆部闭癃遗溺 - 溺赤

作者:楼英 朝代:明 阅读数:3人阅读

   诸病水液混浊,皆属于热。(全文见诊。)小便黄者,少腹中有热也。(全文见水肿。)小便黄,无如黄柏、知母效。

   脉尺涩,足胫逆冷,小便赤,宜服附子四逆汤,足太冲补之。

   脏腑小便黄有四∶一属肝热。经云∶肝热病者,小便先黄是也。二属胃实。经云∶胃足阳明之脉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是也。三属肺虚。经云∶肺手太阴之脉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故耳。四属肾虚。经云∶冬脉者,肾脉也。冬脉不及,则令人 清,脊痛,小便变是也。

   运气 小便黄有二∶一属风。经云∶厥阴之胜, 胁气并,化而为热,小便黄赤是也。

   二属热。经云∶少阴司天,热淫所胜,病溺色变。又云∶少阳之胜,溺赤善惊。又云∶阳明司天,燥气下临,暴热至,乃暑阳气郁发,小便变是也。盖暴热谓地气少阴之热也。

   邪之所在,皆为不足,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补足外踝下留之。(全文见刺虚实法。)〔《甲》〕小肠有热,溺赤黄,中脘主之。溺黄,下廉主之。小便黄赤,完骨主之。小便黄,肠鸣相追逐,上廉主之。

   

中医书籍:医学纲目

上一节:小便数

下一节:遗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