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不能食 - 卷之二十一脾胃门痞 - 医学纲目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纲目

《医学纲目》- 卷之二十一脾胃门痞 - 饥不能食

作者:楼英 朝代:明 阅读数:3人阅读

   〔《灵》〕黄帝曰∶人之善饥而不嗜食者,何气使然?岐伯曰∶精气并于脾,热气留于胃,胃热则消谷,谷消故善饥。胃气逆上,则胃脘寒,故不嗜食也。(大惑论)运气饥不欲食,皆属湿邪伤肾。经云∶太阴司天,湿淫所胜,民病心如悬,饥不欲食,治以苦热是也。

   针灸饥不欲食有二法∶其一清胃。经云∶胃者,水谷之海。其 ,上在气冲,下至三里。水谷之海不足,则饥不受谷。审守其 ,调其虚实是也。

   其二取肾。经云∶肾足少阴之脉,是动则病饥不欲食,心如悬,若饥状。视盛虚热寒陷下取之也。

   〔东〕饥不能食,饮食不下,呕而雷鸣∶大迎、中极、食窦。又法∶期门、章门。

   冬脉不及,为病在中,令人心悬如饥。(全文见治虚实法。)〔仲〕寸口脉弱迟,弱者胃气微;迟者荣中寒。荣为血,血虚则发热;胃为气,气虚则发厥。

   

中医书籍:医学纲目

上一节:不能食

下一节: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