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汗 - 卷之十七心小肠部汗 - 医学纲目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纲目

《医学纲目》- 卷之十七心小肠部汗 - 无汗

作者:楼英 朝代:明 阅读数:3人阅读

   〔《灵》〕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荣卫生会篇)〔垣〕真气已亏,胃中火盛,汗出不休,胃中真气已竭。若阴火已衰,无汗反燥,乃阴中之阳,阳中之阳俱衰,四时无汗,其形不久,湿衰燥旺,理之常也。其形不久者,秋气主杀,生气乃竭。

   生气者,胃之谷气也,乃春少阳生化之气也。

   〔丹〕盛夏浴食无汗者,为表实。(见心痛表里条。)杨顺二官子,患脉涩而短,重取而弱,此久受湿伤血,多年无汗,遇劳身热倦怠,如沙病状。

   苍术 白术 芍药(各半两) 陈皮(六两) 归身(二两) 甘草 红花(各半两)分六帖,姜三片,煎服。

   谢老形实,夏月无汗,成久嗽病。

   半夏 苏叶二味为末,入莎末、枕流末、仁陷末,以栝蒌穣、桃仁泥半两为丸,先服三拗汤三帖,却服此丸子。(详枕流末,蚬壳灰、蛤粉之类。仁陷末,神曲也。)〔《甲》〕汗不出,曲差主之。

   

中医书籍:医学纲目

上一节:手足汗

下一节:盗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