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状 - 卷之三十二伤寒部合病并病汗下吐后等病 - 医学纲目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学纲目

《医学纲目》- 卷之三十二伤寒部合病并病汗下吐后等病 - 疟状

作者:楼英 朝代:明 阅读数:5人阅读

   太阳病如疟状,一日二三度发,其人若脉微缓,不呕清便者,欲愈也。若脉微恶寒,面有热色,身痒者,桂枝麻黄各半也。(方论见发热。)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如疟,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八钱半) 芍药(五钱半) 麻黄(三钱二字 大枣(二个) 生姜(五钱半) 杏仁(去皮尖,八枚)甘草(半两)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渣温服。

   病患烦热,汗出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妇人寒热,经水适断者,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论见妇人伤寒。)

中医书籍:医学纲目

上一节:无汗续法

下一节:头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