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纲目》- 卷之十八心小肠部痈疽 - 肿疡
〔丹〕尝治一妇人,年将七十,形实性急而好酒,脑生疽十五日,脉弦紧急且涩。予急用大黄酒煨,细切酒拌炒,为末,又酒拌炒人参入姜煎调一钱重,又两时再与。得睡,而上半身汗,睡觉病已,此亦内托之意也。
〔仲〕排脓散方枳实(十六枚) 芍药(六分) 桔梗(二分)上三味,杵为散,取鸡子黄一枚,以药散与鸡子黄相等揉和,煎如薄粥,温服一升,即瘥。
〔丹〕朱绍八官右脚肿,生附骨痈。吃草药酒,多生隔痰,热壅无力。
人参 黄连 茯苓(一钱) 栝蒌子(四十八粒)分二帖,入竹沥热饮。
〔《保》〕 诸疮肿已破未破, 肿者,当归散主之。
川芎 黄 栝蒌 木香 黄连(各等分)上为粗末,水煎一两服。如痛而大便秘,加大黄三钱。
〔涓〕凡痈疽外冷内疼者,由阴气外逼皮肤,用热物熨之。大热亦不觉者,须用热物前后熨令透,随手便用紧急溃脓毒药,使脓外出尽,肿平,即用生肉暖疮和正气药,令进饮食不倦。
治痈疽发背,初肿时方。
风化锻石(二两) 细辛(一两)上为粗末,用热醋敷患处,干再敷。三上其肿即消。
四虎散治发背初生,筋脉紧急不舒。
附子(生,去皮,一两) 天南星(泡) 半夏(汤洗,七次) 野狼毒(各半两)上四味,为末,热酒调成膏,摊上肿处,以熟绢靥定,觉患处如火烧不妨。
凡痈疽外热内疼者,是有客邪,内有积毒,欲作脓透之候。治背疮初发时小,后五七日赤肿高,即罨药令内毒散,减疼免牵引,乳香膏。
乳香(一两) 青薄荷叶(四两,洗干)上研匀,浓罨患处,以青绢盖之,如干以新汲水润之,常令湿,其热毒自然消散。如热毒攻结可用,气毒攻结不可用。
贴痈毒,令内消,金黄散。
白芷 白芨 白蔹上等分,为细末,用新汲水调敷。
〔丹〕治阳症肿毒,并金疮。
大粉草,锉细,用竹一段,刮去青,两头留节,开一小窍,入草在内,满后却用油灰塞窍。
从冬至日放粪缸内,待立春日先一日取起,竖在有风无日阴处二十一日,验两窍好,却破竹取草为细末,用水调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