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六、风邪候 - 卷之二风病诸候下凡三十论 - 诸病源候论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诸病源候论

《诸病源候论》- 卷之二风病诸候下凡三十论 - 四十六、风邪候

作者:巢元方 朝代:隋 阅读数:23人阅读

   风邪者,谓风气伤于人也。人以身内血气为正,外风气为邪。若其居处失宜,饮食不节,致腑脏内损,血气外虚,则为风邪所伤。故病有五邪∶一曰中风,二曰伤暑,三曰饮食劳倦,四曰中寒,五曰中湿。其为病不同。

   风邪者,发则不自觉知,狂惑妄言,悲喜无度是也。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生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导引法》云∶脾主土,土暖如人肉,始得发汗,去风冷邪气。若腹内有气胀,先须暖足,摩脐上下并气海,不限遍数,多为佳。如得左回右转,三七。和气如用,要用身内一百一十三法,回转三百六十骨节,动脉摇筋,气血布泽,二十四气和润,脏腑均调。

   和气在用,头动转摇振,手气向上,心气则下,分明知去知来。莫问平手、倚腰,转身、摩气,屈 回动,尽,心气放散,送至涌泉,一一不失气之行度,用之有益。不解用者,疑如气乱。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yg1147@outlook.com

中医书籍:诸病源候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