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吐血候 - 卷之二十七血病诸候凡九论 - 诸病源候论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诸病源候论

《诸病源候论》- 卷之二十七血病诸候凡九论 - 一、吐血候

作者:巢元方 朝代:隋 阅读数:18人阅读

   夫吐血者,皆由大虚损及饮酒、劳损所致也。但肺者,五脏上盖也,心肝又俱主于血。

   上焦有邪,则伤诸脏,脏伤血下入于胃,胃得血则闷满气逆,气逆故吐血也。

   但吐血有三种∶一曰内衄,二曰肺疽,三曰伤胃。内衄者,出血如鼻衄,但不从鼻孔出,是近心肺间津出,还流入胃内。或如豆汁,或如衄血,凝停胃里,因即满闷便吐,或去数升乃至一斗是也。肺疽者,言饮酒之后,毒满便吐,吐以后有一合二合,或半升一升是也。

   伤胃者,是饮食大饱之后,胃内冷,不能消化,则便烦闷,强呕吐之,所食之物与气共上冲蹙,因伤损胃口,便吐血,色鲜正赤是也。

   凡吐血之后,体恒,KT KT 然,心里烦躁,闷乱纷纷,颠倒不安。

   寸口脉微而弱,血气俱虚,则吐血。关上脉微而芤,亦吐血。脉细沉者生,喘咳上气,脉数浮大者死。久不瘥,面色黄黑,无复血气,时寒时热,难治也。

   《养生方》云∶思虑伤心,心伤则吐衄,发则发焦也。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yg1147@outlook.com

中医书籍:诸病源候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