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风伤寒候 - 卷之七伤寒病诸候上凡三十三论 - 诸病源候论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诸病源候论

《诸病源候论》- 卷之七伤寒病诸候上凡三十三论 - 四、中风伤寒候

作者:巢元方 朝代:隋 阅读数:23人阅读

   中风伤寒之状,阳浮而阴弱。阳浮热自发,阴弱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吸吸发热,鼻鸣干呕,此其候也。

   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其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常,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即欲衄;阴虚则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齐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 言,甚者至哕,手足躁扰,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阳明中风,口苦而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阳明病,能食为中风;不能食,为中寒。

   少阳中风,两耳无闻,目赤,胸中满而烦,不可吐之,吐之则悸而惊。

   太阴中风,四肢烦疼,其脉阳微阴涩而长,为欲愈。

   少阴中风,其脉阳微阴浮,为欲愈。

   厥阴中风,其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yg1147@outlook.com

中医书籍:诸病源候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