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目暗不明候 - 卷之二十八目病诸候凡三十八论 - 诸病源候论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诸病源候论

《诸病源候论》- 卷之二十八目病诸候凡三十八论 - 十二、目暗不明候

作者:巢元方 朝代:隋 阅读数:21人阅读

   失目者,五脏六腑阴阳精气,皆上注于目。若为血气充实,则视瞻分明;血气虚竭,则风邪所侵,令目暗不明。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云∶恣乐伤魂,魂通于目,损于肝,则目暗。

   《养生方·导引法》云∶蹲踞,以两手举足五趾,低头自极,则五脏气遍至。治耳不闻人语声,目不明。久为之,则令发白复黑。

   又云∶仰两足指,五息止。引腰背痹,偏枯,令人耳闻声。久行,眼耳诸根,无有挂碍又云∶伸左胫,屈右膝内压之,五息止。引肺气,去风虚,令人目明。根据经为之,引肺中气,去风虚病,令人目明,夜中见色,与昼无异。

   又云∶鸡鸣以两手相摩令热,以熨目,三行,以指抑目,左右有神光。令目明,不病痛又云∶东向坐,不息再通,以两手中指口唾之二七,相摩拭目。令人目明。以甘泉漱之,洗目,去其翳垢,令目清明。上以纳气洗身中,令内睛洁,此以外洗,去其尘障。

   又云∶卧,引为三,以手爪项边脉五通,令人目明。卧正偃,头下却亢引三通,以两手指爪项边大脉为五通。除目暗患。久行,令人眼夜能见色。为久不已,通见十方,无有剂限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yg1147@outlook.com

中医书籍:诸病源候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