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疟候 - 卷之十一疟病诸候凡十四论 - 诸病源候论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诸病源候论

《诸病源候论》- 卷之十一疟病诸候凡十四论 - 三、疟候

作者:巢元方 朝代:隋 阅读数:23人阅读

   夫 疟者,夏伤于暑也。其病秋则寒甚,冬则寒轻,春则恶风,夏则多汗者,然其蓄作有时。以疟之始发,先起于毫毛,伸欠乃作,寒栗鼓颔,腰脊痛,寒去则外内皆热,头痛而渴欲饮,何气使然?此阴阳上下交争,虚实更作,阴阳相移也。阳并于阴,则阴实阳虚,阳明虚则寒栗鼓颔;巨阳虚则腰背头项痛;三阳俱虚,则阴气胜,阴气胜则骨寒而痛,寒生于内,故中外皆寒。阳盛则外热,阴虚则内热,内外皆热,则喘而渴欲饮。此得之夏伤于暑,热气盛,藏之于皮肤之间,肠胃之外,此荣气之所舍。此令汗出空疏,腠理开,因得秋气,汗出遇风乃得之,及以浴,水气舍于皮肤之内,与卫气并居。卫气者,昼日行阳,夜行于阴,此气得阳如外出,得阴如内搏,内外相搏,是以日作。

   其间日而作者,谓其气之舍深,内搏于阴,阳气独发,阴邪内着,阴与阳争不得出,是以间日而作。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yg1147@outlook.com

中医书籍:诸病源候论

上一节:二、温疟候

下一节:四、间日疟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