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 卷二奔豚气病脉证并治第八 - 医宗金鉴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宗金鉴

《医宗金鉴》- 卷二奔豚气病脉证并治第八 -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作者:吴谦 朝代:清 阅读数:24人阅读

   茯苓半筋 桂枝四两 甘草(炙)二两 大枣十五枚右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作甘澜水法:取水三升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数千遍,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集解】程林曰:汗后脐下悸者,阳气虚而肾邪上逆也。脐下为肾气发源之地,茯苓泄水以伐肾邪,桂枝行阳以散逆气,甘草、大枣甘温助脾土以制肾水。煎用甘澜水者,扬之无力,全无水性,取其不助肾邪也。

   

中医书籍:医宗金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