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金鉴》- 外科卷下内治杂证法 - 瘀血泛注
[1]伤损瘀血泛注之证,乃跌仆血滞所致。
[2]盖气流而注,血注而凝,或注于四肢关节,或留于胸腹腰臀,或漫肿 ,或结块: <1>初起皆属肝、脾郁火。急用葱熨法,内服小柴胡汤以清肝火,次用 八珍汤以壮脾胃,或益气养荣汤,久服自然收功。
<2>若日久溃破而气血虚者,宜十全大补汤。
<3>若溃而寒邪凝滞不敛者,宜豆豉饼袪散之。
[3]此证若不补气血,不慎起居,不戒七情,或用寒凉克伐,俱属不治。
按、方剂:[1]小柴胡汤 柴胡二钱 黄芩一钱五分 半夏(制) 人参各一钱 甘草(炙)五分 引用姜二片,水煎服。
[2]八珍汤 即四君子汤、四物汤,相和为剂也。
[3]益气养荣汤 人参 黄耆(炒) 当归 川芎 熟地黄 白芍(炒) 香附 贝母 茯苓 陈皮各一钱 白术二钱 柴胡六分 甘草 桔梗各五分 引用姜,水煎服。口干,加五味子、麦冬。往来寒热,加青皮。
[4]十全大补汤 即八珍汤加黄耆、肉桂各一钱。
[5]豆豉饼 江西豆豉 以上一味为末,唾津和作饼子,如钱大,厚二分,置患处,以艾壮于 饼上灸之,干则再易。
[6]葱熨法:方见囟骨伤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