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金鉴》- 卷四伤寒心法要诀 - 阳明府病脉证
9.胃实脉大腑阳明, 大便难兮脾约同, 蒸蒸潮热濈濈汗, 满痛始可议三承.【注】脉大腑阳明, 谓热邪入腑, 阳明当脉大也. 曰胃实, 曰大便难,曰脾约, 谓腑病受邪之不同也. 脾约者, 太阳阳明也. 胃实者, 正阳阳明也. 大便难者, 少阳阳明也. 皆为可之下证, 不无轻重之别. 然必蒸蒸潮热, 身肢濈濈然汗出, 或满或痛, 始可议其微、 甚, 以三承气汤、麻仁丸下之可也. 详阳明篇.
9.胃实脉大腑阳明, 大便难兮脾约同, 蒸蒸潮热濈濈汗, 满痛始可议三承.【注】脉大腑阳明, 谓热邪入腑, 阳明当脉大也. 曰胃实, 曰大便难,曰脾约, 谓腑病受邪之不同也. 脾约者, 太阳阳明也. 胃实者, 正阳阳明也. 大便难者, 少阳阳明也. 皆为可之下证, 不无轻重之别. 然必蒸蒸潮热, 身肢濈濈然汗出, 或满或痛, 始可议其微、 甚, 以三承气汤、麻仁丸下之可也. 详阳明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