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金鉴》- 外科卷下刺灸心法要诀 - 周身名位骨度
股【注】[1]股者,下身两大支之通称也,俗名大腿小腿。
中节上、下交接处,名曰膝。膝上之骨曰髀骨,股之大骨也; 膝下之骨曰胻骨,胫之大骨也。
髀骨【注】[1]髀骨者,膝上之大骨也。上端如杵,接于髀枢,下端如锤, 接于胻骨也。
胻骨【注】[1]胻骨者,俗名□胫骨也。其骨两根,在前者名成骨,又名骭骨, 形粗,膝外突出之骨也;在后者名辅骨,形细,膝内侧之小骨也。
伏免【注】[1]伏兔者,髀骨前膝之上,起肉似俯兔,故曰伏兔。
膝解【注】[1]膝解者,膝之节解也。
膑骨【注】[1]膑骨者,膝上盖骨也。
连骸【注】[1]连骸者,膝外侧二高骨也。
%e周身名位骨度腘【注】[1]腘者,膝后屈处,俗名腿凹也。
□【注】[1]□者,下腿肚也,一名腓肠,俗名小腿肚。
踝骨【注】 [1]踝者,胻骨之下,足附之上,两旁突出之高骨,在外为外踝, 在内为外踝也。
足【注】[1]足者,下体所以趋走也,俗名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