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寒背恶寒辨 - 卷四医宗金鉴三十七卷 - 医宗金鉴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宗金鉴

《医宗金鉴》- 卷四医宗金鉴三十七卷 - 恶寒背恶寒辨

作者:吴谦 朝代:清 阅读数:19人阅读

   2.恶寒表里阴阳辨, 发热有汗表为虚, 发热无汗表实证, 实以麻黄虚桂枝. 无热恶寒发阴里, 桂枝加附颇相宜, 背寒口和阴附子, 口燥渴阳白虎需.【注】恶寒一证, 有表里, 阴阳之辨. 发热恶寒发于阳表也, 有汗宜桂枝汤, 无汗宜麻黄汤. 无热恶寒发于阴里也, 有汗宜桂枝加附子汤,无汗宜麻黄附子细辛汤. 背恶寒口和, 谓口中不燥而和也; 阴, 谓属少阴也, 宜附子汤. 背恶寒口燥渴, 谓口中燥而汤也; 阳, 谓属阳明也,宜白虎加人参汤.【按】阴阳二经, 恶寒虽同, 其身有热无热则异也, 一则汗之, 一则温之. 少阴、 阳明之背恶寒虽同, 其口中和、口中不和则异也, 一则温之, 一则清之. 恶寒虽属轻微之证, 仲景立法可辨, 他可类推矣.

中医书籍:医宗金鉴

上一节:表热里热阴热阳热

下一节: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