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小便不利方九首 - 卷第二 - 外台秘要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外台秘要

《外台秘要》- 卷第二 - 伤寒小便不利方九首

作者:王焘 朝代:唐·天宝十一年 阅读数:17人阅读

   病源伤寒发汗后,而汗出不止,津液少,胃中极干,小肠有伏热,故小便不通也。(出第八卷中)。

   仲景伤寒论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或咳,或小便自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方。

   茯苓(三两)。 白芍药(三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白术(三两)。 生姜(三两去皮上五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细辛一两干姜一两,若小便自利者,去茯苓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成半斤。忌酢猪肉桃李雀肉等。(出第六卷中深师同兼主天行大效)。

   又伤寒六七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未解也,属小柴胡桂姜汤主之方。

   柴胡(半斤)。 桂心(三两)。 黄芩(三两)。 牡蛎(二两熬)。 甘草(二两炙)。 栝蒌根(四两)。干姜(二两)。

   上七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更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初一服微烦,后汗出便愈。忌生葱海藻菘菜。(出第四卷中)。

   又疗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汤主之方。

   茵陈(六两)。 肥栀子(十四枚擘)。 大黄(二两去皮酒洗破三片)。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减二升,去滓,纳二物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日三,小盒饭利,尿如皂荚沫,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出第五卷中张文仲千金并同)。

   又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 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方。

   芍药 生姜(切)。 白术 茯苓(各三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个擘)。

   上六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小便利则愈。忌海藻菘菜酢桃李雀肉等。

   肘后疗小腹满,不得小便方,兼疗天行。

   细末雄黄,蜜和为丸如枣核,纳溺孔中,令入半寸。(出第二卷中文仲同)。

   千金翼疗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四逆散方。

   甘草(十分炙)。 枳实(十分炙)。 柴胡(十分)。 芍药(十分)。

   上四味捣细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嗽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利胸中悸者,加桂心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二升,取三升,以散三方寸匕,纳汤中煮之,取一升半,分再服。忌海藻菘菜。

   (仲景范汪同出第十卷中)。

   崔氏疗伤寒热盛,小便不利,滑石汤方,兼疗天行。

   滑石(屑二两)。 葶苈子(一合熬)。

   上二物,以水二升,煮取七合,去滓,顿服之。

   又方捣生葱敷脐下,横文中燥则易之。

   又瞿麦汤方。

   瞿麦(三两)。 甘草(三两炙)。 滑石(四两)。 葵子(二合半)。 石苇(三两去毛令尽)。

   上五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忌海藻菘菜。(并出第一卷中古今录验同)。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yg1147@outlook.com

中医书籍:外台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