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气咳身面肿满方四首 - 卷第十 - 外台秘要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外台秘要

《外台秘要》- 卷第十 - 上气咳身面肿满方四首

作者:王焘 朝代:唐·天宝十一年 阅读数:21人阅读

   崔氏疗肺热而咳,上气喘急,不得坐卧,身面肿,不下食,消肿下气止咳,立验方。

   葶苈子(二十分熬)。 贝母(六分)。 杏仁(十二分炮)。 紫菀(六分)。 茯苓 五味子(各六分)。 人参 桑白皮(各八两)。

   上八味,捣筛,蜜和丸如梧子。一服十丸,日二服,甚者夜一服,渐渐加至二三十丸,煮枣汁送之。若腥气盛者,宜服此药。若小便不利者,宜服后方。忌酢物。

   又方葶苈子(二十分熬)。 杏仁(十二分)。 茯苓(六分)。 牵牛子(八分熬)。

   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梧子许。每服八丸,日再夜一,渐渐加至二十丸,煮枣汁送之。大忌醋物。

   又疗上气咳嗽,长引气不得卧,或水肿,或遍体气肿,或单面肿,或足肿,并主之方。

   葶苈子(三升微熬)。

   上一味,捣筛为散,以清酒五升渍之,春夏三日,秋冬七日。初服如胡桃许大,日三夜一,冬日二夜二,量其气力,取微利为度。如患急困者,不得待日满,亦可以绵细绞即服。

   其葶苈单茎向上,叶端两角,角粗且短。又有一种苟芥草,叶近根下作歧,生角细长,采时必须分别。前件六种病状,发动各不同,始终至困,并归于水,但人腹内有块,及两边皆有者,或当心有块稍肚大者,并是水病。即此药必须得好新熟无灰酒,清者始可用,经日多者恶不堪用。前件病皆是热,服药唯须慎酒、面、生冷、鸡、猪、鱼、肉。大困及不得卧,入口则定,老少任意量力,必须好差平复,始可停药,此方神验。服药如伤多闷乱者,作土浆饮即定。(并出第六卷中)。

   《必效》疗上气咳嗽,腹满体肿方。

   取楸叶(三升)。

   上一味,煮三十沸,去滓,煎堪作丸如小枣子。以竹筒纳下部,立愈。(出第一卷中)。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yg1147@outlook.com

中医书籍:外台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