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中生诸病方六首 - 卷第十一 - 外台秘要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外台秘要

《外台秘要》- 卷第十一 - 强中生诸病方六首

作者:王焘 朝代:唐·天宝十一年 阅读数:19人阅读

   病源。夫强中病者。茎长兴盛不痿。精液自出是也。由少服五石。石热住于肾中。下焦虚热。少壮之时。血气尚丰。能制于石。及至年衰血气减少。肾虚不能制精液也。若精液竭则诸病生矣。(出第五卷中)。

   千金论曰∶夫人生放恣者众。盛壮之时。不自慎惜。快情纵欲。极意房中。稍至年长。

   肾气虚竭。百病滋生。又年少虑不能房。多服石散。真气既尽。石气孤立。唯有虚耗。唇口干焦。精液自泄。或小便赤黄。大便干实。或渴而且利。日夜一石以来。或渴而不利。或不渴而利。所食之物。皆作小便。此皆由房室不节之所致也。又强中之病者。茎长兴盛不痿精液自出也。消渴之后。即作痈疽。皆由石热。凡如此等。宜服猪肾荠 汤。制肾中石热。又将服白鸭通丸。便瘥。

   猪肾荠 汤方。

   猪肾一具(去脂膜)。 大豆(一升)。 荠 (三两)。 人参(二两)。 茯神(二两)。 磁石(二两碎)。 知母(二两)。 葛根(二两)。 黄芩(二两)。 栝蒌(二两)。 甘草(二两炙)。 石膏(三两)。

   上十二味切。以水一斗五升。先煮猪肾大豆取一斗以下。去滓。纳诸药煎。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渴乃饮之。下焦热者。辄合一剂。病势渐歇即停。忌海藻菘菜酢物。

   又平人夏月喜渴者。由心旺也。心旺便汗出。汗出则肾中虚燥。故令渴而小便少也。冬月不汗出。故小便多而数也。此皆是平人之候。名曰肾渴。但小便利而不饮水者。名肾实也。

   经曰∶肾实则消。消者不渴而利是也。所以服石之人。其于小便利者。石性归肾。肾得石则实。实则能消水浆故利。利多则不得润养五脏。脏衰则生诸病也。张仲景曰∶若热结中焦则为坚热也。热结下焦则为溺血。亦令人淋闭不通。明知不必悉患小便利。信矣。内有热气者则喜渴也。除其热则止。渴兼虚者。须除热而兼宜补虚。则病愈。

   又疗岭南山瘴气。兼风热毒瓦斯入肾中。变成寒热。脚弱虚满而渴方。

   黄连(不限多少)。 生栝蒌(汁)。 生地黄(汁)。 羊乳(无即用牛乳及人乳亦得)。

   上四味。取三般汁乳和黄连末。任多少。众手捻为丸。如梧子大。麦饮服三十丸。渐加至四十丸。五十丸。日三服。轻者三日愈。重者五日愈。若药苦难服。即煮麦饮汁下亦得。

   文仲云。黄连丸一名羊乳丸。肘后同忌猪肉芜荑。

   又疗消渴。浮萍丸方。

   浮萍 栝蒌根(等分)。

   上二味捣筛。以人乳汁和为丸如梧子。麦饮服二十丸。日三服。三年病。三日瘥。(肘后文仲同主虚热甚佳)。

   又疗面黄。咽中干燥。手足俱黄。短气。脉如连珠。除热止渴利。补养地黄丸方。

   生地黄汁(二升)。 生栝蒌汁(二升)。 生羊脂(三升牛脂亦得)。 好蜜(四升)。 黄连(末一斤)。

   上五味捣合。银锅中熬。成煎。可丸如梧子。饮汁送五丸。日三服。加至十丸。若苦冷而渴瘥。即令别服温药。忌猪肉芜荑。(肘后同)。

   又疗渴小便数散方。

   知母(六分)。 栝蒌(一斤)。 茯苓(四分)。 铅丹(一分)。 鸡 中黄皮(十四枚)。

   上五味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禁酒生菜肉。瘥后去铅丹。以蜜和之。以麦饮。长服勿绝。良。忌酢物。(肘后同)。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yg1147@outlook.com

中医书籍:外台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