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焦虚寒方六首 - 卷第六 - 外台秘要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外台秘要

《外台秘要》- 卷第六 - 下焦虚寒方六首

作者:王焘 朝代:唐·天宝十一年 阅读数:21人阅读

   删繁疗下焦虚寒,大便洞泄不止,柏皮汤止痢方。

   黄柏(三两)。 黄连(五两)。 人参(三两)。 茯苓(四两)。 浓朴(四两炙)。 艾叶(一升)。 地榆(三两炙)。 榉皮(四两炙)。 阿胶(三两)。

   上九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下胶,煎取二升,分三服。忌猪肉冷水醋等。

   (千金同)。

   又疗下焦虚寒,津液不止气欲绝。人参续气汤方。

   人参 橘皮(去赤脉)。 茯苓 乌梅皮 麦门冬(去心)。 黄 芎 干姜(各三两)。

   白术(四两)。 浓朴(四两炙)。 桂心(二两)。 吴茱萸(三合)。

   上十二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忌桃李雀肉生葱醋物。(千金同)。

   又疗下焦虚寒损,腹中瘀血令人喜忘,不欲闻人声,胸中气塞而短气茯苓丸方。

   茯苓(八分)。 甘草(七分炙)。 杏仁(五十枚)。 人参(七分)。 浓朴(五分炙)。 干姜(七分)。 黄 (六分)。 桂心(四分)。 当归(八分)。 芎 (五分)。 干地黄(八分)。

   上十一味捣筛,下蜜和为丸如梧子,初服二十丸,加至三十丸,日再服,清白饮进之。

   忌海藻菘菜生葱酢物芜荑等。

   又疗下焦虚寒损,或先见血后便转,此为近血或利不利,伏龙肝汤方。

   伏龙肝(五合)。 甘草(二两炙)。 干姜(二两)。 黄柏(五两)。 黄芩(二两)。 牛膝根(二两)。

   上九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下阿胶更煎,取胶烊,下发屑,分三服。忌海藻菘菜。(千金并翼有干地黄五两无黄柏千金并翼同出第四卷中)。

   千金疗下焦虚寒损,或先便转后见血,此为远血或利下,或不利,好因劳冷而发,续断止利汤方。

   续断(三两)。 当归(三两)。 干姜(四两)。 蒲黄(三分)。 桂心(二两)。 甘草(二两炙)。 干地黄(四两)。 阿胶(二两)。

   上八味,以水九升,煮六味取三升五合,去滓,下阿胶更煎,取胶烊尽,下蒲黄,分三服。忌海藻菘菜生葱芜荑。

   又疗三焦虚损,或上下发泄吐唾血,皆从三焦因起,或热损发,或虚寒损发,或因劳发,或因酒发,当归汤方。

   当归(三两)。 白芍药(四两)。 羚羊角(三两炙)。 伏龙肝(一丸)。 黄芩(二两)。 干地黄(二两)。 白术(四两)。 青竹皮(一升)。 柏枝(三两炙)。 小蓟(三两)。 阿胶(三两炙)。

   干姜(二两)。 甘草(二两)。 蒲黄(五合)。 乱发(一丸烧灰)。

   上十五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十二味,取三升五合,去滓,下阿胶,煎取胶烊,下发灰,蒲黄,分三服。忌海藻菘菜芜荑桃李雀肉等。(删繁同并出第二十卷中)。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yg1147@outlook.com

中医书籍:外台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