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水方三首 - 卷第二十 - 外台秘要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外台秘要

《外台秘要》- 卷第二十 - 十水方三首

作者:王焘 朝代:唐·天宝十一年 阅读数:18人阅读

   病源十水者,青水,赤水,黄水,白水,黑水,悬水,风水,石水,里水,气水也。青水者其悬水盛并古今录验十水丸,疗十种水肿方。

   肿从头(诸书云脚)。起,名为白水,其根在肺,(椒目主之)。肿从面起,名为青水。其根在肝,(大戟虚,其根在大悬水,其根肿从四肢豆主之)。肿上十味分等。随其病始所在,增其所主药,皆一分,巴豆四分去心皮,捣末合下筛,蜜和丸服如梧子三丸,得下为度,不下,日三,亦可散,未食服半钱匕便利,明朝复服如法,再服又方第一之水,先从面目,肿遍一身,名曰青水,其根在肝。(大戟主之)。

   第二之水,先从心肿,名曰赤水,其根在心。(葶苈主之)。

   第三之水,先从腹肿,名曰黄水,其根在脾。(甘遂主之)。

   第四之水,先从脚肿,上气而咳,名曰白水,其根在肺气。( 本主之)。

   第五之水,先从足趺肿,名曰黑水,其根在肾。(连翘主之)。

   第六之水,先从面肿至足,名曰玄水,其根在胆。(芫花主之)。

   第七之水,先从四肢起,腹满大,身尽肿,名曰风水,其根在胃。(泽漆主之)。

   第八之水,四肢小,其腹肿独大,名曰石水,其根在膀胱。(桑根白皮主之)。

   第九之水,先从小腹满,名曰里水,其根在小肠。(巴豆主之)。

   第十之水,乍盛乍虚,乍来乍去,名曰气水,其根在大肠。(赤小豆主之)。

   上十病,药皆分等,所病形同则倍之,捣合白蜜,丸如小豆,先食饮服一丸,日三,欲下病服三丸。人弱者以意节之,疗宿食饮寒热温病,禁辛菜猪肉生鱼;不禁熟也。(范汪千金翼同又疗十水,大黄丸方。

   大黄(一分)。 硝石(一分)。 大戟(一分熬)。 甘遂(一分熬)。 芫花(一分熬)。 椒目(一分)。葶苈(一分)。

   上七味捣合下筛,以蜜和丸如小豆,先食饮服一丸,日再,渐增,以知为度。(范汪同并出第十一卷中)。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yg1147@outlook.com

中医书籍:外台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