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台秘要》- 卷第十 - 咳嗽上气方七首
《病源》咳嗽上气者,肺气有余也。肺感于寒,微则成咳嗽。肺主气,气有余则喘咳上气,此为邪搏于气,气拥滞不得宣发,是为有余,故咳嗽而上气也,其状喘咳上气,多涕唾,面目浮肿,则气逆也。(出第十四卷中)。
《深师》疗上气咳嗽。苏子煎方。
苏子(二升)。 生姜(汁二升)。 白蜜(二升)。 生地黄(汁二升)。 杏仁(二升)。
上五味,捣苏子,以地黄、姜汁浇之,绢绞取汁,更捣,以汁浇,复绞,如此六七过,令味尽,去滓,熬杏人令黄黑,捣令如脂,又以向汁浇之,绢绞取汁,往来六七过,令味尽,去滓,纳蜜,和置铜器中,于重汤中煎之,令如饴,煎成。一服方寸匕,日三夜一。忌芜荑。(《千金》同)。
又疗咳嗽上气。射干煎方。
射干(八两)。 紫菀(半两)。 胶饴(五两)。 细辛(半两)。 干姜(五两末)。 生竹沥(一升)。
芫花根(半两)。 桑根白皮 款冬花(各八两)。 附子(半两炮)。 甘草(半两炙)。 白蜜(一升半)。
。
上十二味,先切射干,合蜜、竹沥汁煎五六沸,绞去滓, 咀诸药,以水一升四合,渍一宿煎之,七上七下,去滓,乃合饴、姜末煎,令如 。服酸枣一丸许,日三夜一。不知,稍增之。忌海藻、菘菜、猪肉、冷水、生菜。(千金同)。
又疗咳上气,中寒冷,鼻中不利。杏仁煎方。
杏仁(五两)。 五味子(三合)。 甘草(四两炙)。 麻黄(一斤去节)。 款冬花(三合)。
紫菀干姜(各三两)。 桂心(四两)。
上八味,切,以水一斗,煮麻黄减二升,掠去沫,乃纳诸药,煮取四升,绞去滓,又纳胶饴半斤,白蜜一斤,合纳汁中,搅令相得,汤中煎如饴成。先食服如半枣,日三。不知,稍加之。忌海藻、菘菜、生葱。(《千金》同,出第十八卷中)。
崔氏疗上气暴咳方。
紫苏(茎叶二升)。 大豆(一升)。
上二味,以水四升,煮大豆,次下紫苏,煮取一升五合,分为三服,昼二夜一。忌醋、、咸、酸、油腻等。(出第六卷中)。
《必效》主上气腹胀,心胸满,并咳不能食方。(段明府云极效)。
枇杷叶(一握去毛,炙)。 槟榔(三七颗)。 生姜(二分)。 高良姜(二两)。 蜜(二合)。 酥(二合)。
上六味,切,以水二大升,煮取一大升,汤成后,纳酥、蜜,更煮三五沸,分温三服,每服如人行八九里久,甚重者三两剂,任意食之。(出第一卷中)。
《救急》疗上气咳,肺气胸痛方。
杏仁(三大升)。 白蜜(一大升)。 牛酥(二大升)。
上三味,杏仁捣碎于瓷盆中,研取汁五升,净磨铜铛,勿令脂腻,先倾三升汁于铛中,刻木记其深浅,又倾二升汁,以缓火煎,减至于所记处,即纳白蜜及酥,还至木记处,药乃成,贮不津瓷器中。每日三度,以暖酒服一大匙,不能饮酒,和粥服亦得。服一七日唾色变白,二七日唾稀,三七日咳断。此方非但疗咳,兼补虚损,去风冷,兼悦肌肤白如瓠,妇人服之更佳。(《延年秘录》同,出第六卷中)。
《古今录验》疗上气,兼咳。苏子汤方。
苏子(一升)。 五味子(五合)。 麻黄(去节)。 细辛 紫菀 黄芩 甘草(炙各二两)。
人参上十二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二服。上气病亦特单煮苏子,及生苏叶,冬天煮干枝茎叶亦佳。忌海藻、菘菜、羊肉、饧、生葱、生菜。(出第十九卷中)。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yg1147@outlook.com
上一节:上气及气逆急牵绳不得卧方八首
下一节:咳逆上气呕吐方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