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痢方六首 - 卷第二十五 - 外台秘要 - 中医网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外台秘要

《外台秘要》- 卷第二十五 - 血痢方六首

作者:王焘 朝代:唐·天宝十一年 阅读数:16人阅读

   病源血痢者,热毒乘于血,血渗入大肠故也,血之随气循环经络,通行脏腑,当无停积,毒热气乘之,遇肠虚者,血渗入于肠,肠虚则泄,故为血痢也,身热者死,身寒者生,诊其关上脉芤大,便去血,暴下血数升也。(出第十七卷中)。

   广济疗血痢。黄连丸方。

   黄连 白龙骨(炙)。 禹余粮 伏龙肝(各八分)。 代赭研 干姜(各六分)。

   上六味捣筛,蜜和丸,饮服三十丸如梧子,渐加至四十丸,差止。

   又疗痢鲜血方。

   茜根 黄连 地榆(各八分)。 栀子(十四枚)。 薤白(切)。 香豉(各八分)。 犀角(屑六分)。

   上七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分为三服,日再。(出第四卷中)。

   必效疗患热血痢方。

   粳米(一升研)。

   上一味研碎,令米尽,取汁可一大升,于新瓷瓶中盛,取油绢密闭头,系内着井水中,令至明饮之,敷与人无不瘥者。(出第二卷中)。

   古今录验疗血痢及脓血方。

   黄连(三两)。

   上一味切,以清水三升渍一宿,旦煎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服令须臾尽。(文仲同)。

   又疗下痢鲜血方。

   干地黄 犀角屑 地榆(各二两)。

   上三味捣筛,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水一升,煎取五合,去滓温服之。

   又疗下血痢,地肤散方。

   地肤(五两)。 地榆根 黄芩(各二两)。

   上三味捣筛为散,以水服方寸匕,日三。(并出第二卷中)。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yg1147@outlook.com

中医书籍:外台秘要